第378章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第5/6页)

江西行省本来兵马不少(广州属于江西行省),可由于李洛征越,江西兵马已经被抽调过,加上元军新败,此时江西行省兵力比较空虚,这才给赵良钤和黄华等人钻了空子。

“大汗!完哲都虽败,但大元铁骑实在不习山林之战,请大汗息怒。”

知枢密院事伯颜出列说道。

忽必烈道:“昔年,九拔都曾在崖山写下,张弘范灭宋于此!九拔都,这赵良钤既然自称赵宋宗室,你就再灭宋一次。”

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官员出列跪拜道:“喳!微臣领旨!谢恩!”

此人正是已经从日国回来的张弘范。

与忻都灭日后,张弘范再次获得了忽必烈的重用,调回大都,担任中书左丞,兼任侍卫亲军武卫军都指挥使。

说起来很讽刺。忽必烈的侍卫亲卫,人数最多的就是由汉军组成的武卫军。而且,武卫军还是侍卫亲军的主力,高达五万人,尽是北方汉家健儿。

也就是说,忽必烈的禁军主力,是汉军。

忽必烈将侍卫亲军中最强的武卫军交给张弘范,显然忽必烈恢复了对张弘范的信重。

“传旨,撤阿舒特穆尔江西行省平章之职,由张弘范接任江西行省平章,授平南大将军,剿灭赵良钤,黄华!”忽必烈下了圣旨。

张弘范当真是雷厉风,他怕赵良钤攻下广州,又怕黄华攻下洪都(南昌),导致局面败坏,所以年都不过,冒着北国的大雪,心急如焚的南下。

可以说,忠于我大元之心,如火如荼,可昭日月。

张弘范没有带领大军,他南下镇压赵、黄之乱,要调动的是湖广和江浙兵马。

平南大将军,有这个权力!

……

李洛得到这些消息时,已经在回海东的船上。

这男人心中平静如水,波澜不惊。

蒙元建政以来,哪年没人造反?

不稀奇。只是与历史上有些不同罢了。

黄华也好,赵良钤也好,不可能是元军对手。江西虽然空虚,但江浙,湖广,福建,三个方向有几十万元军。

云南行省更是有十几万成建制的重兵集团。

新设立的交州行省(安南),象州行省(占婆),又是十几万元军。

可以说,整个南方的元军,有六十万以上。这还不算受元廷调动的土司蛮兵,大理兵。

黄华和赵良钤要做大,不是没可能,但容错率太低,成功太难了。

偷运兵马已经到尾声,李洛不急在一时,一切的布置按部就班来做,利用湖广平章的权力,低调做自己的事,润物细无声。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李平章已经沦为湖广官员心中的庸才。起码在政事上,李洛的表现很不及格。

既然没有什么漏洞,又不急于一时。就没有什么理由阻止他回海东过年了。

回海东除了陪妻子家人过年,当然还要检阅一下军队。

唐国公,不能太长时间不出现。他已经四个多月没回海东了。

就在李洛回海东之际,江陵(荆州)一处隐秘的江心岛屿上,白莲教总坛高层正准备召开密会。

江心岛的天然岩洞内,此时已经坐满了上百人。这个岩洞显然只是个临时议事的地方。

这也是白莲教各坛的规矩了。极少在同一个地方,召开第二次大会。这次,趁着年关官府封印过年,白莲教难得的喘了口气,也好召开一次大会。

在座的百十人虽然看着高矮胖瘦,有男有女,但都是白莲教的中高层。职位最低的,都是坛主。

众人的座位,也是昭穆有序,并不是杂乱无章。

其中,赫然就有十三岁的大佛女辛苦。而且她的位置非常靠前,显然地位很高。

李洛一离开鄂州,小丫头就立刻离开平章府,回到荆州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