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李洛称公……全军大演

文天祥一归唐,寸功未立,就被任命为军师府太尉,位同上卿,众人却毫不意外。

因为他的资格名望摆在这里,没人能不服气。

如今的唐军,已有十万水陆兵马,却没有一个最高管理机关。是时候设立这个机构了。

因为深知文天祥的为人,所以李洛很放心的让他当太尉。没有野心,又有才能,又有资格名望,太合适了。

李洛新设立的军师府,掌管最高军令,战略研究,后勤统筹,文武协调。类似于宋元的枢密院,但没有枢密院权重,更像是满清的军机处。

因为,在李洛的设想中,军师府的四大太尉,本质上是他的军政顾问,并没有太大的决策之权。而宋元的枢密院,具有很大的决策权。

未来的军师府,将有四个太尉,八个军师祭酒,十二个军事中郎将,共二十四人。组成大唐最高军令军政机关。

设立军师府,那兵曹(兵部)干什么呢?兵曹主要是掌管军队人事权,军费预算度支,征募新兵,退役安置,武士和军衔授予,武庙祭祀等。

而统兵将领就只管练兵和打仗,执行战术目标。

李洛又道:“寡人再分华夏武士为三等,对应文人三等功名。锐士、校尉、中尉、都尉军衔为下武士。参军、都统、司马军衔为上武士。参将、郎将、都督、上将军这四等军衔,为大武士。”

“下武士唐刀刀鞘染黑漆,上武士刀鞘染蓝漆,大武士刀鞘染红漆。乱用颜色者,罚之。”

“授予文天祥上将军之衔,大武士。”

这就是李洛的阴险之处了。文天祥明明是个大文人,李洛一句话就把他变成了大武士,上将军。那么,文天祥要想站在文官集团的一方抑制武将,就不得其便了。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比如明末孙传庭等人,明明是文官进士出身,最后却站在武将的立场。

另外,还可借助文天祥的新身份,引导文人尚武,推广武士精神,提高武人社会地位。

那么文天祥有没有资格获得大武士的身份呢?有。

因为文天祥统兵数年,多次和元军战斗,具有率军打仗的经历,指挥才能不差,战略眼光高明。第二,文天祥为了抗元,也练习过弓马刀枪,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之人。

唐国武士道德要求的忠、勇、义、智、信,他都具备,当然有当大武士的资格。

什么?上将军,大武士?

文天祥这次真的是迟疑了。军师府太尉,他能猜到类似枢密使。可这大武士……一听就是纯粹的武人啊。

虽然他知兵事,也敢持刀上阵,可文天祥从未把自己当成武将。文天祥很想拒绝,但看到李洛兴致颇高,也不好初来乍到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拒绝。

这个中年帅叔只好颇为无奈的拱手道:“臣,谢君上信重,敢不从命。”

文天祥不是魏征那样的人。当年他多次上书宋廷,被置之不理,或被否决,他也并未苦谏。

李洛见到文天祥终于不情不愿的答应,心中也有点得意。

崔秀宁心想,这男人现在还真越来越像个君主的样子了,不白捡啊。

李洛走下位子,背着手在大殿中一边踱步一边说道:“昔年,黄帝征蚩尤,高阳征九黎,秦汉征匈奴,隋唐征秃觉,无不是以强击弱,兴堂堂之师。”

“他日,我唐恢复中原,征讨蒙元,则是以弱小击强梁,以一隅敌全国,其中凶险,不问可知。是以,千事万事,首重军事。”

“军事有三大要务。一是强军练兵;二是军械钱粮;三是尚武之风。这三大要务办好,我唐就胜了一半。至于中原民心,则天然在我,盼汉家义师如盼甘霖,如此一来,则兴复有望。”

李洛的意思很明确,就是所有文官,都要配合军事,围绕军事展开工作,一切为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