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进城(第2/3页)

村人们面面相觑。他们只在说书人口中听过那些江湖侠客的事迹,知道江湖之人大都放荡不羁且身手了得,能飞檐走壁,折叶伤人。可他们洪洞县这一带并不富裕,入不了那些高人的眼,根本就没啥江湖之人到他们这转悠,他们想瞧瞧高人的风采都没机会!

张大伯干笑:“官爷,咱都是些老实巴交的农人,整日和泥土庄稼打交道,哪……”

满意地把铜钱揣兜里,衙役打断他:“行了,瞧你们像个鹌鹑似的也问不出个屁,走吧!”

“多谢官爷!”张大伯忙道谢,鞭子一挥,赶牛车入城。

牛车在城门口附近的一棵颇有年头的榕树旁停下,下了车的村民拿好自个东西赶忙往西市跑去。

顾九渊回头遥遥看了眼城门,那两个衙役还在收费。

看他目露疑惑,关衍低声解释:“县太爷不作为,下头的衙役多有腐败。城门口每日都有衙役守着,进城之人每人得交三文钱,否则不允入内。”

顾九渊明了。观关衍面色,男人皱着眉,眸色稍冷,显然对衙役欺压百姓之举不满。

想想,三文钱不算多,即便百姓心有怨言也忍下了。可一人三文,十人三十,百人就是三百,今日是赶集日,附近村落的百姓纷纷进城,少说也有几百上千人!

扯扯关衍衣袖,顾九渊指了指走远的村人,关衍缓和脸色,道:“他们去西市摆摊。”

县城分东西两市。西市住的是普通百姓,每逢集市日都会拖家带口上街逛逛。四面八方乡村赶来的村民们都聚在街边上叫卖,地里种的蔬菜粮食、养的鸡鸭、腌制的咸菜鸭蛋、河里捞的鱼虾,琳琅满目。此外,还有卖吃食的、卖胭脂水粉的、卖艺的,整条街上充斥着买东西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小孩的嬉笑声,十分热闹。

关衍拉着顾九渊往相反方向走。他要去东市出售药材。

相比西市,东市住的大多是富户,酒楼、客栈、银楼、书坊等都集中在东市。

关衍常去的一家医馆叫慈心医馆,医馆大夫和伙计都熟识关衍。关衍这些年一直将山里采挖到的药草卖给

慈心医馆,他晾晒的草药品相好,掌柜很愿意收他的货,给的价格也很公道。一来二去,买卖双方都很满意,这买卖也维持了下来。

结了账,医馆的刘大夫拍拍关衍肩膀:“关衍啊,我上回和你说的事,你考虑得如何?这李家不说家财万

贯也算是富贵人家,他家闺女虽痴傻,可相貌还算端正,瞧着挺好生养的!你答应入赘,这李家日后就是你的了!”

入赘?带着斗笠默默站在关衍身旁的顾九渊猛一抬头。

方才顾九渊和关衍一同进门,刘大夫只以为他是关衍同村人,便没留意他。此刻顾九渊突兀地抬头,刘大夫便看了他一眼,这一眼吓得他瞳孔骤缩,想要继续劝说关衍的话登时说不出来。

这少年虽未完全长开,已是容色绝佳,不难想象其成人后会如何冠绝天下。

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却从未见过美得如此惊心动魄之人。

刘大夫咽了咽口水,把话咽回肚子里:“关衍,这位是?”

“我堂弟,小九。”

“呵呵……”刘大夫干笑了两声,看向关衍的目光略带复杂。

关衍的家世他了解过,从别处迁来水沟村的,无亲无戚,父母双亡,哪来什么堂弟?

半晌,刘大夫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语重心长地对关衍道:“关衍啊,阴阳结合方为正途。你年纪也不小了,当娶妻生子。李家老爷夫人为人和善,他们只一个独女,怕老后女儿无所依靠才想着找个性子沉稳,踏实勤恳的上门女婿。你恰巧父母不在,又品行端正,我才和你说了这事,你莫要被男色所误……”

顾九渊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见关衍俊朗的脸庞透出一丝可疑的红,他急急打断那大夫的话:“刘大夫,我和他不是您想的那样!这孩子只是暂住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