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我想”(第2/3页)

“风筝还可以测量距离啊!”齐格感叹,放了这么久的风筝,仿佛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

阿四却道,“我也在书上也看到过这么说的,但是没有测量方法被记录下来。”

等孩子们差不多讨论完,沈悦又继续,“关于风筝的起源,还有第三种说法,还是在战争中,在风筝上绑上可以迎风做响的乐器,风筝飞上空中的时候,乐器就会响,乐器的悲凉声音和配合着旁的奏乐,会营造出浓郁的悲伤感,让对方的士兵产生悲叹和想家的念头……”(1)

这些就是风筝的由来,大都和战争有关,也无从考证三种说法哪种才是真实的缘由,或者都是编纂的,但总归最后都殊途同归,都成了如今百姓,尤其是小孩子在春季的时候,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葱青,少艾。”沈悦唤了一声,葱青和少艾便各拿了一枚纸鸢给两头的孩子,分别朝相反的方向传阅。

“哇~”孩子们的注意力当即又被书中的风筝所吸引,正面反面翻来覆去看着。

小六好奇,忍不住伸手摸摸风筝的翅膀,小六的动作很轻,小八就也照做。

但小八的动作没有遮拦,下手重了些。

“哎呀!”小八一不小心戳破了。

“小八!”小五有些生气。

小八歉意挠了挠头。

“小心些就好了,没事。”穗穗宽慰。

小八朝穗穗笑笑。

另一头是齐格,桃桃,阿四和小七,阿四拿着风筝,几个孩子围上来看,阿四比划道,“这种形状翅膀的风筝飞得高,因为可以借的风力最多,日后我们要挑选,就要挑选这种风筝。”

小七和桃桃连忙点头,就连齐格都在一旁认真听着。

阿四书读得多,说得话也让人信服。

齐格竟然也能同他玩到一处去。

听完风筝的由来,在团队的分享讨论上,孩子们逐一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八说的是,风筝上如果可以乐器,可不可以放包子,在空中转了一圈的包子,不知道是不是会更好吃一些。

孩子们哄笑成一团。

小五和齐格两人呲牙咧嘴得要比试谁放风筝厉害。

小六好奇,为什么风筝是在春天放,而不是在夏天,秋天,和冬天。

小七的注意力却在风筝的尾巴上,问风筝可以有很长很长的尾巴吗?

等到穗穗时,穗穗很少感叹,“总有打不完的仗!”

沈悦忽然意识到,穗穗是自幼耳濡目染,虽然她的志向是想当女将军,但是并不意味着,喜欢打仗,也因为打仗,所以更多的是会和父亲分离。

桃桃便跟着感叹,“没有战争就好了,舅舅就可以天天在府中陪我们了。”

童言无忌,但说的,往往都在理。

沈悦嘴角微微勾了勾。

阿四眸间却微微滞住,许久才回神过来。

……

稍后,是宝贝们的自由工作时间。

小七率先发现了新到的绘本。

这一套绘本是介绍的西秦各处的风土人情。宝贝们还小,没有去过西秦许多地方,所以冯亭这一套绘本是以生气熊为主角,参考书籍记载,画了西秦国中最负盛名的二十余的地方。每处地方只有薄薄的一本不足十页的绘本册子,但孩子们看得很有兴趣,虽然是自由工作时间,却都围在阅读区这处。

有的是一人看一本,有的是两人看一本。有坐着看的,有趴着看的,还有一面看,一面认真讨论的。

大部分孩子都围在葱青跟前,听葱青给大家讲绘本。

沈悦和少艾也都远远听着。

幼儿园的孩子会慢慢多起来,很有可能会分班。眼下,幼儿园中除了缺助教之外,很可能最缺的是主教老师。

主教老师要求细致,周全,也要求能够时刻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葱青的性子偏沉稳些,少艾的性子偏活波,做主教老师,还是要求细致周全些,去栩城的一路,沈悦不在时候,都是葱青在带着孩子们做日常安排,葱青是具备做主教老师的潜质的,但需要系统得补充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