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幼儿园规划(第3/6页)

在几个孩子中,看似脾气最好的,一直是小八。小八遇事总是不生气,总是大大咧咧憨厚笑笑就过去了。

但沈悦的观察是,小八也需要旁的事情来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

小八消化自己负面情绪的方式不是哭闹,也不是生气,而是吃东西。

吃东西能让小八心中产生慰藉。

如同小八喜欢打小报告一样。

小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会憨厚笑笑,然后就很快开始翻东西吃。

这也是小八为什么总是在囤积零食的原因。

——因为他随时都需要食物来帮忙消化自己的不良情绪。

但小八年纪小,自己根本意识不到。

小八只会觉得是自己想吃东西了,然后他就吃了;而吃过之后,也确实将之前不开心的事情忘得七七八八了。

所以小八拼命吃东西,也热衷打小报告,其实都是小八缓解自己焦虑情绪方式的之一。

所以,当沈悦发现小八有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的时候,沈悦会花不少时间,耐性同小八一起说话,一点点开导小八的情绪,帮助他一起面对情绪自己的情绪,消化自己的情绪,逐步减少小八在焦虑的情绪面前对食物的依赖。

但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的附属品,他们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倾向选择,大人只能凭借自己的权威,和孩子们对自己的信赖,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们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去尝试。

但大人一旦强迫孩子一定要按照大人希望的方式去做,那本身自己就成了孩子主要焦虑的来源之一。

所以,沈悦要做的,是尽量在察觉小八情绪来临的时候,陪着小八一起,让小八慢慢学会正视和悦纳自己的情绪。

这对年幼的小八来说很难。

沈悦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去引导。

……

这还只是小八,阿四和小六的情况又不一样,但都要比小八要复杂的多。

几个孩子都需要沈悦分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

所以反而不像在栩城和平宁山的时候一样,仿佛天天都是卓远围在身边转。

卓远也有他自己的事情要考量,譬如朝中的,军中的,所以短暂的栩城之行结束,在沈悦看来,每日都有源源不断的密信往卓远这里送。

卓远也忙得没早前那么多闲心来逗她。

她反倒觉得好。

他那次将她嘴唇都亲肿了,她是有些生他的气,但很快,又觉得他和一个大熊孩子没什么区别,有时候,他看你越在意,反而越得意。

你就装作没看见,他反而就慢慢失去恶作剧的乐趣了。

所以,在沈悦看来。回京路上,卓远是朝中的大小事宜慢慢忙起来了,她装作看不见他的小动作,他也失去了恶作剧的乐趣,沈悦反而觉得眼下这样很好,希望能在回到幼儿园之前,抽出更多的心思去照顾阿四、小六和小八几个,让他们能顺利融入幼儿园的生活。

小八已经有进展了。

但阿四,她还有些吃不准。

在来栩城之前,她担心最多的便阿四。印在一个孩子心中的童年印迹很难消除。而这些印迹,往往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影响和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她从陶伯,卓远和葱青口中都有听说过,阿四对小七的不喜欢根深蒂固,她是担心阿四对小七和慧妈妈的抵触,会成为心中偏执的一部分,从而反过来影响他自己。

但来栩城这一趟,不知是因为卓远处理得当的缘故,还是阿四在自己外祖父家的这段时间,曾被很好得开导和治愈的缘故,沈悦总觉得阿四对待小七,并不像陶伯,卓远和葱青说的那样偏执。

相反,阿四虽然有时会表现得很不喜欢小七,但大都时间都在关心小七。

更多时候,他连表现的不喜欢都没有,就是直接对小七爱护——譬如入睡的时候,总记得小七爱踢被子,便下意识再睡着的时候,都会记得给小七盖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