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哇校服(第2/3页)

赵平泽轻笑,“行啊!牙尖嘴利不减当年啊!”

卓远笑了笑,这才恢复如常,“赵恭平,许久不见。”

赵平泽亦笑,“卓清之,许久不见。”

两人纷纷笑起来。

……

赵平泽是早前卓远在京中同窗,那时候在京中玩得好的人,有齐蕴一伙,还有便是赵平泽一伙。

后来赵平泽的祖父告老还乡,回皮州颐养天年,赵家旁的子孙都巴不得留在京中留官,只有赵平泽一人愿意陪着祖父回皮州尽孝。

一晃几年,赵家的子孙皆在京中混得都不成气候。

前几月,赵老爷子弥留时,一封书信送到了陛下处,举荐自己这个孙子。陛下念旧,亲自回了书信,让赵平泽年后入京,在吏部报到。

这便是争破头的,争不过不争的。

“你什么时候回京?”酒过三巡,赵平泽问起。

卓远应道,“若是顺利,三月前后抵京;若是不顺利,五月前后。”

赵平泽叹道,“那我应当比你早一些,正月就会入京。”

卓远指尖轻叩杯沿,“早晚皆宜。”

赵平泽笑了笑,两人仰首饮尽杯中。

赵平泽一面斟酒,一面道,“你看看我女儿,小棉袄一个,特别贴心,我终日都想陪着她,看着她长大,每日都看不够似的。”

卓远笑,“我也有个外甥女,小棉袄。”

言及此处,赵平泽问起,“清之,你年纪也不小,什么时候成亲?”

卓远微微顿了顿,淡声道,“我父兄都战死沙场,兴许下一个就是我。我见过府中太多生离死别,暂无成亲打算。我家中的孩子多了,照顾都照顾不过来,他们同我亲生孩子并无区别。”

赵泽平愣了愣,既而笑道,“是我糊涂了,来,这一杯祝你早日凯旋。”

卓远轻嗤,“都祝我凯旋了,这么着急走?”

赵泽平叹道,“你不知道啊,家中管得严,我是偷偷出来见你的,没有事前报备,若是让我夫人误会了,我得花多少工夫解释?得不偿失。”

卓远轻哂。

两人相互笑了笑,再度举杯。

“恭平,等回京中,再去拜访你和嫂子。”临上马车前,卓远同赵泽平道。

赵泽平拱手,“清之,诸事顺遂!”

“承你吉言,京中见!”

“京中见!”

……

一场冬雨,京中的天气似是瞬间凉上了几分。

十一月上旬了,许是再有几日就要落雪。

午睡起床的时候,桃桃有些赖床,小五和小七都穿好了衣裳,桃桃还是不肯起来,迷迷糊糊喊着舅舅,沈悦知晓她是想卓远了……

府中几个孩子都很想念卓远。

前几日做玉米清之的时候,三个人围在一处,都在抢着给舅舅和六叔贴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乐此不疲。

她忽然意识到,孩子们需要一个倾诉途径。

于是,她请他们分别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舅舅和六叔。

小孩子的画,自然都是天马行空。

但即便是信手涂鸦,也都是建立在自己想法上的,所以,她请每个宝贝都拿着自己的画,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舅舅和六叔是什么模样……

孩子的世界总是单纯而美好,有时候只是简单的线条,但知晓出处后,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沈悦细心听完,无论是对卓远,还是宝贝们,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宝宝们在讲述的时候,她亦在一旁做了记录。将孩子们说的话,做为对画作的辅助理解,记录了下来,夹在一处,请人送去驿站,送至卓远处。

卓远收到,许是一份意外,却又厚重的礼物。

弥足珍贵。

……

从皮州离开,前方便是荷城。

在荷城的时候,副将说,京中有书信送来,走得是驿站。

驿站?

卓远微楞,忽然想起前两日沈悦的纸笺,说小五、小六和小九一起做了玉米清之,还画了心目中的舅舅,因为画不小,不便走信鸽,会让驿站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