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我听你的,你要走,我……(第3/4页)

“你们要把抢来的钱分给百姓?”沈珠曦期待道。

李屁人的回答验证了他依然是李屁人,天塌下来依然是那个厚颜无耻的李屁人。

“老子难道不是百姓?老子难道不贫穷?”李鹜理直气壮道。

“我们什么时候走?”沈珠曦问。

“过几日,你先收拾好东西,我们说走就走。”李鹜道。

“我能和随蕊告别吗?”

“不能,你让她知道得越多,她越有危险。”李鹜道,“你相公是去掘襄州知府的养老钱,不是领了赏银正大光明地告老还乡。这几日,你谁都别见。”

“……知道了。”沈珠曦失望道。

又一次不告而别,上次是对九娘,这次是对随蕊。好在随蕊‘性’子开朗随和,应该不会怪她太久。

围绕着热烘烘的火盆,四人一起首次过了腊月。

一起守夜,一起烧火盆,一起吃烤得香喷喷的红薯,粒粒金黄的秋玉米,以及栗香袭人,自然爆壳的山栗子。

半个月后,沈珠曦都快以为李鹜改变注意,不离开襄阳了。一日早上,沈珠曦去书坊送完花笺回来,却见四合院里四个下人都被五花大绑,嘴里也堵了起来。

一辆低调朴素的马车停在四合院门口,旁边的树上还栓了一只扬蹄打着响鼻的骏马。

李鹜倚在廊柱子上,手里拿着满满一叠荷叶:

“沈呆瓜,该你出马了。”

当晚,三个熟知襄阳城巡视规则的身影,神不知鬼不觉地往一个又一个普通人家的院子里,扔进一个鼓鼓囊囊的荷叶。

一个起夜的少年打着哈欠从茅厕里走出,眯着眼睛没看清楚,一脚踩上了荷叶包,结结实实地摔了个屁股墩。

“什么东西……”

他一脸困‘惑’地拆开荷叶包一看,恼怒的眉头立即舒展开了。

“娘、娘——爹——你们快出来看看——”他结结巴巴地朝屋子里喊道。

一家人很快聚集在了一起,每张脸上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荷叶里包裹的东西陆续‘露’出了真面目:有装在布口袋里的生米,风干的瘦肉,还有几个红薯和杂果。这些东西节省一点,能是他们一家四口七天的口粮。

就在睡下之前,他们还在为空空如也的米缸犯愁。

究竟是谁向他们伸出了援手?

难道是他们的祈祷,被仁慈的上苍听见了吗?

夜风拂过,地上的荷叶翻过了身。

“爹,娘,你们看!”少年捡起荷叶,兴奋地展示给父母看。

月光铺满荷叶,一只青凤栩栩如生,羽翼将展未展——

仿佛下一刻就要高飞。

……

天还不亮,李鹊驾着马车来到城门,与守城的士兵笑道:

“劳烦哥哥大早上的受累了,里面都是知府命我送去邓州的东西,哥哥检查时轻手轻脚些。”

士兵刚要伸手推开车门的手收了回来,他看了眼马车,又看了眼李鹊,笑道:“既然是给范大人送东西,那还检查什么?只是,怎么是邓州那么远的地方?”

“范大人有个叔父在邓州,这是托我去给她捎东西。”

“怪不得。”士兵挥了挥手,“去吧,路上小心。”

“多谢哥哥行个方便!”李鹊拱手一笑。

出了城门不久,沈珠曦推开窗户松了口气。李鹜吊儿郎当靠在车壁上打着瞌睡,一点没为此担心。

半个时辰后,马车在小路尽头遇到了靠着树干补觉的李鹍,骏马身上挂着两个沉甸甸的麻袋,不耐烦地在地上刨着蹄子。

李鹊叫醒李鹍,李鹍取下麻袋扔上马车,半松的袋口里‘露’出一片金‘色’。

李鹜瞥了一眼,又重新闭上眼小憩起来。

马车和骏马并行,踢踢踏踏地在无人的小路上越走越远了。

同一时刻,四合院里被五花大绑的四个眼线终于脱困,跌跌撞撞地跑到范府报信,他们和上门禀报黄金失窃的人正好撞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