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梦魇(2)(第2/2页)

这两天有个涉外案件,小姑娘在做翻译,被一个漂亮男人笑得心头撞鹿,一不留神就打错了一个单词。

谢岚山抬手轻扣了扣她的屏幕,纠正她:“错了。”

一旁的陶军不由皱起了眉头,一张脸随他表情变化,愈发老得跟冬天的树皮似的,几乎没法入眼,他问谢岚山:“什么时候学的法语?”

谢岚山回眸道:“也不能老让人说我们警察都没文化吧。”

陶军皱着眉头吸烟:“别浪了,知道上头打算怎么处置你么?”

谢岚山那一枪算不算正常执法,网上已经争了一个多月了,最近才渐有偃旗息鼓之势。检察那边的结论是当时情形危急,那一枪实属必要,但调岗通知仍然来了。

这个结局谢岚山已经猜到了。主要是影响实在太坏,原本是警察击毙恶徒,居然演变成了两口子那点龃龉与口角,再碰上媒体人集体高潮,篇篇文章都在质疑警察开枪是否合规,重重压力之下,没以“故意杀人”论处,都是万幸的。

“唉,让你尽快去交警支队报道,”师父陶军特意问他,“对这个安排有没有意见?”

谢岚山一怂肩膀,好像很无所谓地笑了笑:“卸磨杀驴,我能有什么意见。”

陶军天生肝火旺,劈头盖脸就骂:“小兔崽子!谁是磨谁是驴,你口无遮拦,胡说什么?!”

卸磨杀驴,不纯是抱怨,其实倒有一说。

陶军跟谢岚山的亲爹谢佳卿是同事,更是至交。老谢为国捐躯成了英烈,老谢的妻子与老谢伉俪情深,受不住打击一下疯了,于是留下的这唯一一根独苗就跟了陶军。陶军看出小子不是读书那块料,注定与一本无缘,索性就让他考了个警院大专。这些年,陶军是真把谢岚山当亲儿子栽培的,手把手调教,一身缉凶追逃的本领倾囊相授。转眼谢岚山长大成人,身板壮了,能耐大了,但为人质朴温柔,骨子里的沉稳踏实更是从来不变的。

七年前谢岚山刚从警校毕业,就被领导安排着犯了点事儿,蹲了几个月的班房,出来以后就去干了内线侦查。这是行内术语,说白了,就是缉毒卧底。

当时金三角最大的武装贩毒团伙,为首的毒枭叫穆昆,据称坐拥六个师的军力,横行无忌,屡屡骚扰我国边境不止,还将美国游客被割首的视频传到网上,极其残忍嚣张。

谢岚山不负众望,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潜伏进了穆昆的贩毒团伙,还成了穆昆的心腹。

那段经历,说是九死一生都算轻的,最后的缉毒行动,也亏得谢岚山的可靠情报才能成功。

由于屡有美国游客在穆昆手下被杀,美国人也掺了一脚,三国联合跨国追击。偏偏穆昆命不该绝,竟在天罗地网中成功脱逃,至此失了踪迹。上头考虑到谢岚山的个人安全,授了他一个个人二等功,就把他从禁毒一线调去了刑侦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