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1章 元语言及其拓展表现(第2/2页)

现在网上有些声音,就说文锦江太过狂妄自大,不把观众放在眼里。

虽然这是一小撮人的评论,不过是否会发酵成不可收拾的地步,张重也不确定,所以他决定帮一帮文锦江。

就在中午的时候,张重的微语也发布了一条动态。

是一篇长动态,总共五千多字。

“关于元叙述以及元叙述的拓展表现。”

元叙述是一种文本形式,也是一种写作手段。一般的小说家,都会尽量掩盖写故事的虚构痕迹,尽量让读者觉得故事是真的,说白点就是代入感。

但是元叙述却反其道而行,作者会在作品中暴露虚构的痕迹,让读者知道作者是在虚构故事。

一般情况,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选择加一点现实进去,比如《堂吉诃德》的第二部中,作者安排堂吉诃德参观印刷厂,发现一部盗版的《堂吉诃德》。又比如《苏菲的世界》中,苏菲在书架上发现了一本《苏菲的世界》。

而这次《十个印第安小男孩》电影在结局中很显然也加入了现实的元素,就是那个拖网渔船主的帐号,但是起到的作用却截然不同,观众们不仅仅没有因此加深“电影是假的”这种想法,反而因为电影结局跟现实连接到一起,所以产生了一种“电影是现实”的错觉。

这就是张重在这篇长动态里面探讨的“元叙述以及元叙述的拓展表现”。

这篇动态一出来,网友们纷纷拜服。

【wdm,这就是文人么?为什么他说的我一句也没看懂。】

【咳咳,虽然没看懂,但还是感觉好厉害。】

【看懂是看懂了,但是关于元叙述还是有些模糊。】

【原来文导用了这么高深的叙述手法么?】

【我原本就觉得这结局妙啊,看来我还是有艺术细胞的。】

【大佬还是大佬啊。】

【用电影普及文学理论,跪了跪了。】

【这样看,确实是这么回事啊。】

【文学专业学生表示,一个字,服。】

【我们老师刚刚讲过元语言叙述啊,没想到张老师又给我上了一课,感觉听懂了。】

【建议你们看看张老师的公开课《谈文学》,看过之后,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这么有逼格的么?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