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苦情剧里的后娘(一)(第2/5页)

等秀才走后,秀才家里的人才逐渐露出了真面目,开始排挤原主,敌视原主。

秀才的老母亲觉得,她养大了一个儿子,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不应该配一个农妇。她对原主满心怨怼,处处看不起原主,只不过儿子在时不好当面说,如今儿子上京去,当然要好好的立立规矩,让原主好看。

按照秀才母亲的想法,最好是把原主折腾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如此一来就能把原主赶走。所以,家里的活计,不管是什么,当原主来了之后,就全是原主在干了。

干活也没什么,原主本来就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所以这些活计对她来说,都是已经做惯的,无所谓。她心里还记着秀才和她说的事情,一直甘之如饴。

秀才一共有三个孩子,两男一女。长女是第一个妻子生的,两个男孩是上一任的妻子生的,然后才是原主。

几个孩子各有心思,本来彼此不对付,等原主来了之后,倒是统一了占线,一起排斥原主了。

他们觉得,原主作为后娘,是一定会苛责孩子的。哪怕她面上表现得很和善,对他们很好,但肯定是假的。他们不领情不说,暗地里还咒诅原主,欺负原主带过来的孩子。

如果换成了别人,被这么搓磨,说不定就走了,原主不一样。

一来,她已经没有了娘家,是个姑娘,这世上已无她的容身之所。二来,她刚刚经历前一任丈夫夫家的刁难。和吃绝户比起来,现在的苦难对原主来说,尚且还是能忍受的。

有了比较之后,原主并没有对这种现状表示任何不满。

婆婆让她干活,她就干活,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在她的勤劳之下,把家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孩子们排斥她,嘲笑她,欺负她的孩子,原主也默默忍下来所有的屈辱。就连儿子和她诉苦,原主也都只是让他懂事一些,母子两人寄人篱下,本来就是要多受苦的。

原主能忍到了一定的境地殊不知,她的让步和隐忍,不会让她的处境变得好起来,反而是让别人试探她的底线,然后一步步加深对她的压榨。

婆婆见她如此能忍,便不把她当人看了,活是照样干。不仅要干,还没饭吃。有时候,别人家是男人干的活,原主当牛做马也得干。而她带来的孩子,短短的时日内,就被排挤得阴郁自闭。一开始还会哭着找娘,可渐渐的就连话都不愿意说了,变得十分怪异。婆婆说着孩子被黄鼠狼上身,不会说话了,不吉利,便把孩子赶到了牛棚里,让他自生自灭。

这孩子也是生命力顽强,居然杠了下来,没死。

只是没死也和行尸走肉差不多了,不会哭不会笑不会说话。

原主此时才惊觉对不起儿子,可是现在的儿子已经不会哭着喊娘,也不会让再让她抱了。

若是日子如此艰苦的过下去,以原主忍者神龟的本事,未必不能迎来美好的结局,可坏在,家里很快就涝灾了。

天降大雨,河决堤,淹没了很多庄稼,死了很多人。

原主一家不得不背井离乡,讨口饭吃。

背井离乡还能去哪儿?自然是上京去找秀才了。

只是上京路途遥远,光是要走路就得大半年,这么一大家子的孤儿寡母路途遥远的上京投奔秀才,想想就不会顺利。

果然,在上京的路途上,常年劳累的原主病倒了。

她奄奄一息,已经无法长途跋涉上京去。她的生命力已经弱到只能停在路边等死。

下场当然是不用想的,作为累赘的她,当然是被大部队丢下来,扔在林子里自生自灭。

而到了生死关头,原主真心疼爱的继子继女,用心侍奉的婆婆,都把她看做累赘,只有她自己的儿子,留下来照顾她。

只是母子两人终究也没有熬过来,死在了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