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八仙过海(下)(第2/3页)

“不亏都是名医高徒,经方运用的相当有水平啊。”

站在方寒边上的关宝成禁不住感慨道。

之前关宝成和这些传统中医中年轻一辈的人接触不多,像晋博、叶明晨、阮云飞这些人在关宝成这儿都算是小字辈,关宝成出名的时候这些人还寂寂无名呢。

后来四处行医,关宝成遇到的也大都是汤于权、尚文敏这样的老一辈中医名家,哪怕偶尔不如人家,关宝成也不气馁,他年轻。

自从遇到方寒,关宝成在方寒手中连战连败,这才被折服,认清现实,跟着老爷子在方家诊所呆了一阵子,现在又合伙开医馆,傲气其实去了不少。

可即便如此,关宝成也不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多厉害,方寒这样的出一位就很不错了,还能遍地都是?

可今天,先后听了阮云飞、叶明晨、晋博三个人的分析,关宝成才不得不承认,现在厉害的年轻人还是有不少的。

传统中医人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像阮云飞、叶明晨、晋博其实都是从小接触中医的,晋博十来岁的时候就被尚文敏带着开始教,阮云飞更是懂事起就学中医,叶明晨也差不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阮云飞、叶明晨等人虽然年轻,经验却不少,真要是医学院正儿八经毕业开始下临床,成长都要一段时间。

医学院毕业,现在大都要考验,毕业差不多二十六七岁了,叶明晨也才三十三岁,到了这个年龄,也就接触了五六年中医,除非像田甜那种天赋,要不然是很难有这个水平的。

“嗯!”

方寒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无论是阮云飞还是叶明晨或者晋博,除了从小接触中医,还有跟着那些名家,也能接触到很多典籍,除了练习,看书也很多的,最起码常用的《伤寒论》、《黄帝内经》这些,都是要背的滚瓜烂熟的。

老一辈教学生,那都是先从认字背书开始,辨别草药,背歌诀,背典籍,常用的典籍背熟了,理解了,才带你行医的。

因而刚才不管是阮云飞还是叶明晨或者晋博,经方用的都非常妙,张口《伤寒论》,闭口《黄帝内经》,虽然引经据典却不死板,能做到灵活多变。

就水平而言,方寒现在肯定是超出阮云飞等人很多的,但是却不妨碍方寒钦佩和羡慕这些人,他是开挂的,要是没有系统,他是远远不可能有阮云飞等人这个水准的。

一步慢,步步慢,人家从小接触,不是天资聪颖,你慢了人家很多年,想要赶上,谈何容易。

田甜那种天赋的其实才是少见的。

除了方寒和关宝成感慨,其他人这会儿其实也感慨不少。

这次的三十位名医,其中肯定也有一些单纯的学术派,或者教条主义者,文平高,理论扎实,可要说灵活运用经方,真不一定有阮云飞等人用的好。

之前有些人确实瞧不起这些年轻人,觉得自己这些人和这些年轻人一起被评为名医都有些掉价,掉身份。

这个思想其实不是出了结果才有的,评选之处其实就有人提议,门槛提高一些,或者来了年龄和职称限制,为的就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避免一些年轻人混进来。

我都五六十岁了,现在和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站一块,这算荣耀吗?

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丢人。

因而这次的名医评选,其实是有一小部分人根本没报名的,老资格,老资历,名气不小,却不愿意参加这个名医评选,觉得自己不需要认可的有一部分,不求名的也有一部分,觉得和年轻人一起评选丢人的也有一部分。

可现在,阮云飞三人算是用事实告诉其他人,年轻人并不差。

晋博分析过后,留了方子,谭广平给医生交代,查房继续,之后又有两位医生分析病情,等查过房,差不多也就到了饭点了,方寒一群人在谭广平和阮尚坤的带领下到了原本说好的大会诊室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