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井底的蛤蟆(第2/3页)

他们能请方寒,自然也是认可方寒的。

换句话说,在这个场合,方寒的水平默认就是最高的,不管这个病他能不能治好,但是在眼下,这个默认是共识,是潜在的,要是方寒的水平不高,何必请他呢。

因而方寒过来,也不需要征求什么人意见,他能治,就直接开方,不能治,那就退位让贤,没什么好探讨的。

然而方寒的这个举动,却又让雷军锋不快了。

他雷军锋就在边上,方寒开了方竟然也不让他看一眼,也不和他商议一下,真是有些目中无人了。

对,在雷军锋看来,方寒就是有些目中无人了。

“我看看!”

雷军锋没吭声,魏庆民则一伸手,从何文宏手中接过了药方。

无论是作为院长,亦或者作为患者家属,魏庆民看一下药方,过目一下,都在情理之中,其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方寒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这个方子……”

魏庆民细细看了一遍,眉头微微一皱:“方医生,这个剂量?”

方寒开的这个方剂,方剂本身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其他几味药也没什么,可唯独里面一味生石膏,剂量竟然是60克,这就让魏庆民有些皱眉。

魏庆民已经六十岁出头了,科主任六十岁是退休年龄,院长的话可以干到六十五岁,魏庆民作为院长,水平不是医院水平最高的,可也是中西医皆通,双料专家,早些年也是干临床的,后来担任院领导之后,临床这边也就扔下了,水平一直止步不前,可这个方子他还是看的懂的,生石膏这味药他还是知道的。

生石膏即天然二水石膏,又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

石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中记载:“细理白泽者良,黄者令人淋。生齐山山谷及齐卢山、鲁蒙山,采无时。”

《本草纲目》记载:“石膏有软、硬二种,软石膏大块生于石中,作层如压扁米糕形,每层厚数寸,有红、白二色,红者不可服: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正如凝成白蜡状,松软易碎,烧之即自烂如粉。”

生石膏,甘、辛,大寒,入肺、胃经,乃寒凉之药。

关于生石膏的寒凉之性,历来医家颇有争议,但是相对来说,认为生石膏寒凉的名医相对来说还是不少的,民国中医泰斗张锡纯认为:生石膏,性微寒,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祝之友教授也认为石膏性微寒。

生石膏药性寒凉,药力骏猛,又有白虎之称,很多人都知道,在四圣兽中,白虎主杀伐,生石膏之所以别名白虎,正是因为其药力骏猛。

一般医家用生石膏,用量大都是15-30克,方寒的这个方剂,生石膏用到了60克,魏庆民就有些犹豫了。

“魏院长,我看看。”

雷军锋上前一步,伸手要过药方,也是细细看了一遍,当下就道:“胡闹,简直就是胡闹。”

说着话,雷军锋还把手中的药方一抖,道:“患者已经高热十多天了,身体消耗非常大,元气大伤,这种情况下用60克的生石膏,这是治病还是杀人?”

方寒的眉头也微微皱了一下。

他这方子开出来,别人有质疑,有异议,那都不算什么,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是郭文渊开的方子,也有人质疑的,方寒刚到江中院实习的时候,郭文渊就开了一个大剂量的赤芍,当时不少人就表示不解。

赤芍活血化瘀,极有可能会导致多脏器出血或者弥漫性血管出血。

有异议很正常,可雷军锋一张口就是胡闹,杀人之类的用词,这就有些诛心了。

方寒还没吭声,江枫就炸了:“你怎么说话呢,什么叫胡闹,什么叫杀人,自己没本事,质疑别人倒是一把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