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7章 病床(第2/3页)

至于你术中操作多完美,这些家属大都是看不懂的。

从根本上讲,术中操作肯定也是影响术后的主要因素,可术后的治疗和恢复方案,也是影响预后的,有的专家只负责做手术,做完飞刀就会返回,或者只是交代一些注意事项之类,有的医生做完手术则会留一天半天的,看一看患者的术后,因人而异,这个谁也没法指责。

别说飞刀,哪怕是在本医院,一些外科医生也只是专注攻克手术的,手术之外的东西不去操心,这种外科医生还不是少数。

手术做的好,不代表就能参与术后,不代表就懂术后恢复治疗。

方寒愿意开方,胡镇泉没话说。

可他好处没捞到,一转眼,马保平过来找他,说把肝外的一些患者转移到他们内科,这胡镇泉就不乐意了。

明着是转移患者,实则呢,那是奔着病床来的,肝外为什么要把不需要手术的患者转移到他们内科,那是病床不够,没病床,马保平就没办法收治新的患者,没有新的患者,方寒就不能做手术,方寒不能做手术搞不好就要走,方寒要是走了,马保平跟谁学技术去?

这是一个循环。

可这和他胡镇泉有什么关系?

胡镇泉摇着头:“马主任,您还是另想办法吧,我这边不行的。”

“胡主任,患者到了内科,那就是内科的患者,那就和我们肝外没有任何关系了,您这为什么呀?”

马保平有些想不明白。

他把人转去内科,是占了内科的病房,可这患者等于是白白送给内科了呀。

送,和转科其实还是有区别的。

比如,急诊科转去别的科室的患者,和别的科室从门诊直接接收的患者就是不同的。

马保平这个转,等于是送,不会分任何的好处,患者的所有治疗费用都算是内科的,他们肝外一个子都不会要的。

科室也有业绩的,在马保平看来,自己这么送患者,胡镇泉没有拒绝的理由才对。

海丰市第一医院算是大医院了,可海丰市的医疗条件有限,内科的病床并不是很紧张。

当然,要是方寒没来之前,他们肝外的病床也不是很紧张,可方寒来了之后呢,大多患者都不需要手术,这一部分患者就占了不少床位了。

肝外又是小科室,不比内科,科室大,病床多。

这要是不把患者转移出去,病床根本不够用,截止现在,方寒也才做了两台手术,这么下去怎么行?

总不能让人家方医生都闲着吧?

马保平也闹心。

他的水平不咋样,一些严重的复杂的患者就不敢收,这之前收的患者呢,在方寒看来,大都不需要手术。

之前吧,冼奋给他说的时候,他还不是很在意,心说三五位患者中,有一位不需要做手术的就可以了吧,谁知道现在是三五位里面也就一位需要做手术的。

海丰市第一医院的肝外科是才成立的,也就马保平一位能独立主刀,算是很小的科室了,病床没多少,这么整,床位根本不够用的。

“马主任,话不是这么说吧?”

胡镇泉笑呵呵的道:“完全交给我们科室了,那治疗是不是也是我们说了算?”

“患者住我们科室的病房,却是别的医生治疗,吃的是中药,这算是我们科室的患者?”

马保平张了张嘴,这么说倒也是。

“可是胡主任,这事是王院长同意的。”

胡镇泉道:“方医生好不容易留在咱们医院几天,这人要是走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王院长,那你让王院长给你们增加病床去吧。”

胡镇泉呵呵一笑:“行了,不说了,我们内科床位也很紧张的。”

走了,走了管自己什么事?

胡镇泉才不操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