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中医脾之说(第3/3页)

中医古代医家认为,胃的功能主要是接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胃主受纳。

胃主受纳,因而古代医家认为一定有一个帮助胃的器官,这个器官在胃的旁边,所以推断在胃后面下边一点的脾脏有这个作用,脾脏是红色的,所以医家认为脾脏有把食物营养转化为气血的功能。

西医看的是单个脏器,而中医看的是整体系统,事实上作为一个系统,脾脏确实对胃有帮助功能,人体五脏六腑是独立存在却又相互依存的,并不是单独的个体。

脾脏的脾的左边是个月字旁,实际是肉字旁,右边是个卑字,这个字不念bei,含bi,意思即是帮助,这个字加个女字旁,就是奴婢的婢,帮助主人的女佣人,加个衣字的裨益的裨也是帮助的意思。因而在古代中医的概念里,这个脾脏的就是帮助胃的一个器官,一个帮助消化的脏。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因而在中医中,脾胃主土,往往是合在一起说的,五脏,心、肝、肺、胃、肾,并没脾一说,脾是胃的帮助器官,脾胃统属。

中医认为人体之有五脏﹐犹自然界之有五行,五脏之间运行失常,则生各种疾病。

说到这里,也就回到了之前的病理。

患者是痫证,病位在脾,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肝主怒。

所以方寒用的法子就是用怒火激起患者的肝气,从而借用木能克土的属性,借用肝气,抑制患者的脾气,从而达到治疗患者痫证的效果。

钱小林听得都快傻了,就像是听天书,反正他是不怎么明白。

边上的杜云涛则是异彩连连:“中医治病并不拘泥于形式,药物的作用也是协调人体系统,只要能够协调人体系统,帮助系统平衡,不拘泥于疗法,小方这个法子妙啊。”

钱小林看了一眼杜云涛,我虽然听不太懂,我也知道很妙,不吃药能把病治好的法子都很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