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2章 善良的巴图尔(第3/4页)

就像巴图尔,归属左旗城,由超格图苏木领导(类似乡),家里虽然是游牧,但冬季会停留在南方的‘敖努图‘。

这是一个纯牧业嘎查(类似村子或街道),常驻三百人。

车队抵达敖努图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但由远及近,依旧能看到无数亮灯的院落。

嗯,没有蒙古包,或许只有游牧外出的时候才会使用蒙古包。

周围有风力发电塔,有太阳能光伏板集群,有统一的垃圾处理站……

除了院子特别大,用于圈养牲畜,其它与平原村落没什么区别。

毕竟北地差不多已经完成‘钟表式计划在,如果不到位,接替大翔的李树,恐怕被贬成大翔……

车队抵达嘎查外,嘎查达(相当于村长)领着两名怀抱长筒biubiu的民兵出来‘迎接‘。

看到天成标志,嘎查达连忙下压双手,两位民兵会意,直接将长筒biubiu塞进旁边牛粪堆……

“欢迎欢迎!”

哗啦、哗啦……

三个人扯着嗓子,一边喊,一边鼓掌。

寂静的夜里,惊起一片羊叫声。

“……”

葛小天有点迷,示意随行工作人员从后面车辆搬下大量银川天成委托运送的货物,飞快走上前,“一路辛苦了!”

嘎查达:“???”

“哦,说错了,这是你的台词。”

“……”

双方对视一眼,气氛瞬间变得轻松加愉快。

天成是企业,不是官方代表,没必要搞那么正式。

而葛小天关注的也是今年承包的草场,分给牧民打理,期间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双方一边聊,一边前往巴图尔家。

嘎查达:“现在嘎查有五十辆农用四轮,可耕犁,可播种,可割草,但对那么大的草场来说,还是有点少。”

葛小天:“再有一季,牧民种草拿到收入,差不多能单独买一辆,到时候牧民自个承包草场,天成订购草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还是葛先生考虑长远。”

“另外就是,定居好啊,无需奔波,有啥事即喊即到,不如扩建养殖场,有了机械,收割草料,运送草料都不是问题。”

“葛先生说的是,这也是上级给的的任务。”

来到巴图尔家。

老巴图尔是个地道的牧民汉子,满面风霜,双手干裂,但身板并不魁梧雄壮,相反,还有点偏瘦。

其性格木讷少言,不过挺热情,看众人来家里,开心的拿出一大堆各类吃食,又磨刀霍霍,嘱咐妻子抓只小羔羊……

小巴图尔回到家更开心,拴好小马驹,拌好草料,兴冲冲拿出书包,取出学校发的中秋电子台卡和一盒24个月饼,分享给母亲和老巴图尔。

葛小天悄悄的看着这一切,发现老巴图尔并没有像在阿尔泰区域做的调查那般,拒绝月饼,而是很开心的让小巴图尔杀羊,自己和妻子坐一边啃月饼,把玩电子台卡……

也对,时代变了。

现在人们都忙着赚钱,生活也变好了,有好吃的为啥不吃?

(不吃月饼的原因,可查询月饼来历,不过,事情真假难辨。而现实中,有些牧民吃,有些牧民不吃。)

况且,全新聚集地偏向商业性质,节日也开始商业化,哪怕牧民没有中秋节,哪怕像另一个时空传言的那样,排斥月饼,但在时代趋势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习惯成自然,最后都会加入传统节日大狂欢,甚至为了赚钱,开始制作马奶月饼、奶酪月饼、羊肉月饼……

“我感觉,咱嘎查只养殖和种草,很难发展起来。”

“葛先生有好建议?”

“现在牧民兜里钱少,不如嘎查以集体制度像牧民集资,投资蒙古包旅游项目,或者行办一些工厂,这里距离阿拉善地效运输中转站也就两个小时,什么时候需要运输,直接联系一架地效运输飞行器,完全可以实现与外界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