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世界第一先进(第2/3页)

因此,张明伟之前的时候,压根没说这种树的名字,只是根据当年查资料时候看到的图片画了个画。

当然,郑芝豹去了南美洲,肯定是要走访,确认没搞错树才会移植回来的。

大明这边,其实也不是对疟疾一点办法都没有。自古以来的中药配方,就有治疟疾的。

但是,效果好不好且不说,最为关键的是,没法大规模在军中使用。

如果金鸡纳树没能及时移植过来,而大明这边又要对南洋动手的话,就得配一些中药备用了。其中一种中药叫青蒿,就是治疗疟疾的主药。

不过青蒿素和青蒿还不是一回事,是后世科学家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之后,才最终提取研发出来的。要不然,这个青蒿素才是最佳治疗疟疾的药物。

此时,说完了这个事情,崇祯皇帝便顺口问道:“听说先生要改进下炼铁方面的方法?”

张明伟做什么事情,他当然都是知道的。

“对的,现在已经有了基础,可以对质量可以进一步的要求,就打算改进下炼铁这块!”张明伟听了,点点头回答道。

不得不说,宋应星绝对是明末最为宝贵的人才。他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了《天工开物》一书,哪怕之前连年战乱,各地成为一片废墟,很多东西都失传了。但是,有宋应星在,这些东西就都没有失传的可能。

在明末这个时候,大明的炼铁工艺,其实是全世界最先进的。

《天工开物》中就有明确记载钢铁冶炼流程,已经是到了规模化、量产化、生熟铁连续生产的地步。

这个生产流程就是把炼铁炉与炒铁炉串联在一起,让由炼铁炉炼出的生铁液流入炒铁炉,用柳木棍搅拌,使生铁液中的碳氧化,而成熟铁。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种连续生产的工艺,已初步具备组合化生产的系统思想,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减少了能耗。

特别是《天工开物》里面描述的炒铁炉,欧洲那边还要晚一个多世纪,也就是在十八世纪的下半个世纪才发明出来,就是搅炼炉。

有宋应星在,并且京师这边并没有被李自成攻陷,相关数量的工匠也都在。因此,之前的时候,张明伟都没有特意关注过炼铁这块。只要朝廷有钱有人,这钢铁产量就能源源不断地产出。

崇祯年间,有记载的钢铁产量,就只是佛山一地,就已经实现单炉六千斤的规模,并且还是全面普及,这样的超大铁炉有数十组,年产超过三万吨。

京师这边,京畿之地就有铁矿,并且是京师所在,朝廷需求大。因此,这钢铁产量自然是远超佛山了。

不过有一点很意外的是,佛山的钢铁质量是全国有名的,北方这边的钢铁质量远远比不过。

对此,这个时代的人都不清楚,还以为是那边工匠的技艺更精湛的原因。包括宋应星在内,也是如此认为。

但是,张明伟却很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而他要改进的,就是针对这个原因进行改进下,提高北方钢铁的质量,不管是造枪还是造炮,就都能事半功倍。

崇祯皇帝对于钢铁这块,当然是非常关心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问张明伟。

此时,他从张明伟那边确认了消息,便好奇地问道:“先生是准备如何改进,难不难?”

“不难!”张明伟听了,马上便回答道,“只需要把燃料换下,钢铁产量的质量便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钢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蒙古人骑射无双,为什么如今却是不行了?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钢铁太少。可怜的蒙古人,被大明封锁的连箭头都要用骨头磨制来代替,由此可见一般。

因此,听到皇上和兴国公谈到这钢铁一块时,堵胤锡作为大明首辅,自然也是非常关注的,立刻竖着耳朵听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