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5页)

他们离燕京越来越近了。

他们离燕京还差一小段路的时候,已有百姓夹到相迎。

等他们真正到了燕京城门前,岳将军正披甲立于城门外恭迎圣驾。

新皇先下了车,接着才侧身让宝栗下来。

宝栗并不觉得坐皇舆有什么了不得的事,与新皇并肩走向岳将军。

众将领瞧清与新皇走在一起的少女是谁之后,看向岳将军的目光都有些微妙:岳将军表现得对新皇并不了解,结果竟是要做新皇岳丈了吗?

等得知宝栗竟成了异姓公主,众将领又是一惊:居然不是岳丈,而是要封异姓王吗?大宋立朝这么多年,也没出过几个异姓王啊!

君臣头一回见面,哪怕心中有满腹狐疑,众人也没好直接发问,只能先把御驾迎入燕京再说。

岳将军压下满心震惊与疑惑,恭敬地询问新皇:“太上皇不曾北上?”

新皇道:“太上皇不愿北上。”

岳将军没再多说。

他准备等走完君臣相会的程序,再和自己女儿细谈。

新皇知晓他们父女许久未见,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论功行赏之后便放他们归家好好说话。

宝栗也没有隐瞒,把自己做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她爹。

岳将军听后一阵沉默。

这种大逆不道的事,他是不可能做出来的,换了旁人也绝无可能做成功。偏他这个女儿就是与旁人不一样,她不仅敢想敢做,而且竟给她做成了!

“那支新师,便是你的‘宝家军’吗?”

“对啊。”宝栗坦然承认。

岳将军终于明白自己调遣那支精锐时的熟悉感从何而来了。

女儿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可不就该觉得熟悉吗?

朝廷迁都燕京之后,北地百废待兴。

金人缓过劲后又不断骚扰燕京。

燕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都城选择,不过正因为新皇这破釜沉舟的决定,举国上下都决定誓死捍卫燕京。

本来鲜少人愿意到苦寒的北地定居,如今不少自觉挽得动弓的人都拖家带口奔赴燕京,发誓绝不叫金人有机会再夺走燕云。

渐渐地,朝中有不少人盯上了宝栗。

新皇明显对宝栗十分爱重,偏又不是男女之情,眼看宝栗不会从公主变皇后,他们心思就活跃起来。要是能娶到这位公主,他们岂不是能平步青云?

可惜他们还没来得及行动,宝栗就骑着马儿到外面游历去了。

宝栗察觉大宋的文化活动繁荣得很,过去许多书籍都被刊印天下,各地藏书多如牛毛。她对什么都很感兴趣,到处借别人的藏书看,史书她爱读,诗词她爱读,游记传奇她也爱读。

通过这些浩如烟海的记载,宝栗陆续发现不少她过去知晓的人物和诗文在这个幻境中都能找到。区别在于这里的记载更详细、更具体,更像是真实存在过的!

只是《石头记》之类的话本子,她却是没找着,只找到《莺莺传》之类的短小传奇而已。

宝栗隐隐感觉自己离真相已经很接近了。

宝栗想了想,转道去了一趟长安。

长安一直存在。

可惜已经没有诗文中的辉煌。

宝栗站在城门之下,想到当初所见的文鸟破胸而出的情景。

她胸口仿佛也有什么东西在扑腾。

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宝栗很想立刻知道答案,却没有任何人能为她解答。

岳将军攻破上京之后,宝栗回了燕京一趟。她与岳将军他们道别:“我该走啦。”

岳将军听了,心里有些难过,却也知晓自己女儿并非凡胎俗体,缘分尽了便该散了。

只得叹息。

李氏却拉着宝栗的手哭着道:“不能不走吗?”

宝栗抱了抱李氏,认真说道:“我有必须要去做的事。”

李氏无法,只得忍泪为宝栗送别。

宝栗骑着她黑溜溜的马儿出了城,走着走着人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