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生态两个字贯穿产业始终(第2/4页)

不能完全对外免费。

……

……

接过温叶递来的温茶喝了两口,方年目光扫过办公室,各人都已分别落座,平静道:“一共是两个事情要说。”

“第一个事情是关于前沿内部发展小生态与外部大生态以及畅通产业链循环的商议工作。”

“我先简单介绍一下环境。”

与往常一样,方年并不拖泥带水,直入主题。

白粥在刚加入办公室第一天就有体会到这种作风,也就没什么不适应。

这两天方年也是抽空对之前的一些写写画画做了整理誊写修订。

主要是加入了一些关键词。

譬如畅通循环——这来源于方年重生之前看到已经施行的14·5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纲要。

所以方年光是从这些施行的文件上就能站到2035年的远景角度看待当下。

再加上自有的商业常识基础,方年才能屡屡提出恰好领先的对外发展战略,至于对内的,经常性前瞻十数年。

接着,方年耐心道:“6号上午,白泽实验室陈建业院士亲自跟我汇报了实验室核心工作的进展;

神龙2号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仅为了配合朱厌实验室稍有延缓实际流片验证时间。”

稍顿,方年道:“其次是保密实验室的实验任务有了突破性进展,虽然是无心插柳般的研究出了仅适用于电脑级CPU的指令集架构与微架构体系;

但这对前沿的多个领域规划有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说到这里,方年望向大家:“大家都先说一说,该如何筹备部署下一步的生态计划。”

听方年说完后,吴伏城率先接过话头:“方总,能先说说你对生态的概念吗?”

“是这样,我们站的角度往往没有你那么全面,很可能会有理解偏差,容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旁边温叶深以为然的点头:“对对对。”

白粥:“……对。”

他一个经济学博士,懂得可多,连125前瞻性研究都参与过的人,本来是想多说两句,但考虑到上次会议的遭遇,违心的表示了认同。

方年一眼就看了出来,做了个手势,笑着道:“让白粥先说说看。”

“我……”白粥几乎没迟疑,清了清嗓子,“按照通俗的理解,生态是生物学的词语;

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放到公司发展上,应该是促进内部形成更加良性发展,比如前沿现在的六大实验室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

“……”

方年不置可否,伸手点了下鼠标,很快各人电脑桌面上都出现了同样的桌面。

“没做演示文稿,我手打。”

未几,方年说了句,然后点开一个空白文档,双手飞快的打了几行字。

方年不喜欢做演示文稿之类的文件,只是把自己手写的资料的部分重点拍了照,有云服务在,随时可以读取。

几秒钟后,方年打完了字,抬头道:“首先呢,我分成了三个模块:内部生态、外部生态、产业链循环生态。”

初次见识这种非人般打字速度的白粥:“!!!”

耳边传来方年不急不缓的声音:“这三个模块的核心都把生态拆解成了两个词:标准、畅通循环。”

“标准容易理解,前沿所有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工作就是打造一套基础信息科学的标准;

包括操作系统、高端核心芯片、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其配套部分必要的上下游研究工作。”

说着,方年略作停顿,加重语气道:“我觉得有必要强调一点。”

“无论前沿的发展规划、愿景、使命又或者行事方式是怎样,前沿根本上只是一个商业公司;

只要涉及了商业利益,外界会理所当然的把前沿所有的工作当成是利益攫取的根本,比如之前与三星电子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