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我想叫它:偏爱(第3/3页)

“关总,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不弯道超车吗?”

关秋荷恍然大悟:“明白了!”

接着笑道:“庐州200亿项目我大概知道是什么了。”

最后,方年总结道:“你们不用着急好奇这个项目是什么,只要知道,前沿院是前沿势在必行要介入的领域。”

说到这里,方年望向大家:“根据现有信息重新整理资料,筹备下次跟西交大的磋商;

尽力推动西交大更改规划,筹建出我提到的全部15个基础科学研究大项,筹建出不低于30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

我是打算下周三回申,你们懂我意思的。”

稍顿,方年补充道:“下次面谈我也会适当表达前沿对西交大行政效率的不满。”

“明白!”温叶跟谷雨异口同声道。

刘惜稍晚了一步,小声清弱道:“明白。”

陆薇语:“我也明白。”

“……”

前沿院之所以对前沿这么重要,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实验室。

按照蒋庄所说以及方年的设想,前沿院将建设成独特的学术研究院;

初期囊括硕博,中长期招收本科生,制定专业型培养方案。

而方年之所以想要通过前沿公司介入,是要落实他的部分规划设想。

比如通过署名增强前沿公司的影响力。

比如通过赞助资金,扩大基础学科建设规模。

比如通过协议合作,尽力引导、推动、催化前沿院的发展壮大。

方年是想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定向培养出前沿系未来所需的大部分基础学科科研人才。

而人才培养,是很难一蹴而就的。

是以需要提前做准备。

同时,方年也是通过前沿公司以资金形式介入,让学生们乐意脚踏实地的研究基础科学。

即:真正的不弯道超车。

这些想法,方年有跟关秋荷简单提过。

但是,关秋荷跟蒋庄透露了一些前沿公司的诚意,却不提及比如定向培养生提前与前沿签订合同之类的条件。

这看起来好像过于不正常。

有一种给他人做嫁衣的可能。

但其实是方年有足够信心。

能让前沿公司从前沿院、前沿社团招收到最大比例的最优秀人才。

因为:

前沿有钱。

学科建设方向由前沿提前介入,目的是培养前沿系所需人才——即未来前沿系那个先姑且称之为‘庐州200亿’的项目。

前沿会有最合适的环境。

前沿会有最好的发展。

前沿能给出人才应该有的待遇。

从前沿社团到前沿院这种前后长达数年一脉相承的经历,足以培养出学生们对前沿两个字的亲切感。

足以一步步筛选出大家对前沿这两个字的向心力。

这一切,单独一条不算太起眼,拢在一起,最终塑造出成员们心目中的最佳选择。

说起来,陆薇语在‘庐州200亿’规划项目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催化作用。

是陆薇语先在西交大成立的涵盖部分基础学科创新研究的学术型社团。

凑巧在陆薇语发展壮大这个社团的过程中,方年陆陆续续遇到了一些事情。

从而一步步确立了自己重生之后的初步理想。

这才有‘庐州200亿’。

才有为了‘庐州200亿’方年想要提前储备人才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