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是个理想家(下)(第2/3页)

“初步生态圈是不是不难建立。”

“确实。”

最后,方年甩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题。

“那么,雷总,你仔细想想,智能手机的全面发展,还缺少一些什么?”

雷军下意识的回答了一连串问题后,忽然顿住。

脑子里混沌的念头逐渐清明起来。

接着几乎是自言自语道:“以苹果的iPhone为例,之所以能称之为智能手机,得有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有优秀的工业设计,以及优秀的硬件。

刨除操作系统和工业设计以外,就只剩下硬件,而硬件里最核心的东西是芯片。”

说到这里,雷军盯着方年:“方总,你不会吧?”

“龙芯搞了很多很多很多年,依旧很难应用于家用电脑领域,不仅如此,中国的其它各类处理器、芯片研究开发公司,这么多年都没进入过核心领域……”

“这!”

“怕是过于理想了吧?”

迎着雷军直直盯过来的目光,方年嘴角一翘,一字一顿道:“我从来没说过要去涉足PC领域。”

“手机芯片的话,国际上选择也挺多,有三星、联发科、德州仪器、高通等等选择,家家户户都有点专利,也不好做。”雷军下意识地说道。

接着又补充说:“主要是这东西很烧钱,做成了不一定性能好,做不成的话,可能动辄几十个亿打水漂,我记得国内有几家芯片厂商就倒在了国家发3G牌照之前。”

“不过倒也还有一种方案,从ARM获得公版授权,做起来没那么复杂些,不过ARM貌似从不对中国企业授权。”

听雷军如数家珍,方年嚯了一嗓子:“雷总了解很全面啊。”

“不过雷总对理想两个字有所误会。”

闻言,雷军脑子里面念头转了圈,接着耸然一惊:“不会吧!”

“为什么连想都不敢想一下呢?”方年笑了笑。

“在4G标准还没有确定的时候,谈移动互联网时代,其实言之过早,移动的体验感也并不那么美好;

所以在这个时候去实现一些属于移动互联网的理想,才不叫梦想。”

雷军:“……”

他仔细想了想:“要是这么说的话,也有道理。”

方年不慌不忙地问道:“雷总是计算科学领域的前辈,我相信雷总应该知道,设计一款处理器并不难。”

“的确不难,一般计算科学专业比较强势的大学,在本科阶段都会有类似的理论作业题。”雷军说道。

“可这并不代表说,这个CPU可以投入使用。”

方年认同的点头:“想来雷总也知道,我不是那种搞出来75μm光刻等同于是激光打印机水准,就说自己手工制作出了75000纳米级光刻机的所谓天才。”

“设计一款全新的CPU,涉及到一个大产业链,以及一个大用户生态,不过雷总还是把理想两个字想简单了。”

雷军:“……”

“如果要重新定义标准,那要做的并不只是开发一款获得公版授权的CPU,而是要重新开发新的指令集、开发微架构以绕开所有专利,开发针对的编译器以将软件开发工程师们开发出来的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

方年掰着指头一样样说道。

“也就是说,我的理想是,要几乎完全重新造个新的轮子,这样才能如我所料的那样,肆无忌惮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冲浪。”

方年当然不会说,十年以后,有为努力发展了很多年的麒麟系列智能手机芯片,因为采用ARM授权等等因素,最终莫名成了一款薛定谔的芯片。

由个人意志来决定,处于可用与不可用之间。

方年也不会说,因为有为这么多年的技术积累,他才提及要拉有为加入联盟。

方年更不会说,理想几岁。

雷军久久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