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陈十三刀(第3/6页)

万达和杨休羡两人客气地笑笑,识相地转过马身。

“刚才那个士兵……”

马匹踩着小碎步跟上了前面已经启程的马队,万达瞟了一眼杨休羡笑道。

“是马大人……”

杨休羡低下头,摊开手里握着的小纸条。

刚才那个“士兵”在指着他们骂的时候,将这个纸条偷偷塞进了马鞍子下面。

——回龙十三

借着最后一抹夕阳,杨休羡看清了纸上的文字。

“什么意思?”

万达一头雾水地看着同样茫然的杨休羡。

“马大人给我们打哑谜呢?”

杨休羡摇摇头,握着纸条的手微微用力,白纸顿时纷纷化为齑粉,像雪花一样落在了草地上。

马队往东继续行径了大约三五里路,沿着旷阔的柴河,在夕阳彻底沉没在地平线之前,他们终于看到了一栋二层楼的建筑,矗立在一片即将完全变成黑色的草原之中。

大风吹起那小楼门口的桅杆,四个白色的灯笼被风吹的摇摇晃晃,似乎下一刻就要彻底随风而走。

——回龙客栈

每一个灯笼上都写着一个汉字,从上往下正好组成了客栈的名字。

夕阳在此时彻底落下,这四个灯笼就像是草原中的一个灯塔,散发着微弱,却代表希望和方向的光芒。

原来这就是纸条上写的“回龙”么?

万达摸摸下巴,有些百感交集。

这朔夜大风,这荒野客栈,还有这灯笼——过于熟悉的意象组合起来,让万达不由自由地想起了“上辈子”看过的一部非常经典的,讲述明朝黑暗统治的电影——《新龙门客栈》。

“就是不知道,这回龙客栈里有没有一个风情万种的老板娘呢?”

他低声说道。

万达看着杨休羡投射过来的询问眼神,扬了扬眉毛。

众人纷纷下马,往客栈方向走去。

阿澜坐了一天的马,饶是他再喜欢骑马,毕竟和草原上从小长在马背上的孩子不一样,此时也已经精疲力尽了。

他跳下马背,直接冲着万达扑了过来,说自己屁股都要颠成八块了,现在走不动路,一定要爹抱抱。

万达无奈地一手托着他的屁股,一手拦着他的腰,任凭他的好大儿勾住自己的脖子拼命撒娇。

这孩子重得很,万达吃力地往后退了两步。

看着阿澜一个劲地在他怀里扭来扭曲,万达拍了拍他的小屁股,打趣道:“就你这样还成亲?要笑死谁呢?”

阿澜嘤嘤嘤。

“爹,这是什么?”

看着手下们把马一匹匹地拉到后面去栓,万达正要往客栈里面走,阿澜指着门外土墙上,一个用石灰画出的大圆圈问道。

“额……”

这个圈里要是有一个“拆”字,那你爹就明白这是什么了,那意味着有人要从此脱贫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了。

不过单独就一个白色的圈圈么……

万达也被问住了,他回头看看邱子晋,邱子晋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这是草原上用来防狼的标志。”

就在大家都要被这孩子问倒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女声从门后传来。

万达抱着孩子朝里眺望,就看见一点点昏黄色的阑珊灯火前,一个二十岁的女郎,正双手环抱,倚靠在门口看着他们。

女子一身粗布衣裳,头上也只是用蓝色的布随意地包覆着,用一根银簪子横插在发髻上。脸上也没有特别擦了乱七八糟的颜色,是自然的白皙。

但只是一双勾成正红色的唇在嘴角微微勾起,配上那如同水银丸子一样荡漾的眼珠,就已经够摄人心魂了。

女人穿着皮毛做的背心,领口处透出白色的毛峰。即使里面穿着厚厚的棉衣,也能看出其身段窈窕。

没想到这片苍茫的草原上居然有这种绝色佳人,众人一下子都愣住了。

万达更是不可思议地喃喃自语:金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