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自作自受(第3/6页)

周氏此举不但是以庶凌嫡,更是直接违背了英宗的遗诏,当时就被李贤与彭时反驳,并与夏时发生了剧烈的争执。

夏时仗着周贵妃乃是皇帝圣母,地位无可撼动,居然口口声声提及当年宣德年间,皇后胡善祥无子,主动让出皇后之位的往事。

言语之间,居然连钱皇后的后位都不想承认了。

周贵妃的嚣张跋扈让整个内阁都震撼到了。

经过据理力争,最后的结果是两宫并称皇太后,不过在钱皇后的徽号之前加了“慈懿”两字,以示两人之间依然是尊卑有别,嫡庶有分。

从那之后,以李贤和彭时为首领的内阁就对这位周太后无甚好感。

加上这两年里,庆云伯劣迹斑斑乃是有目共睹的。

据说他在通州的皇庄经营的风生水起,更是在北边购买了多条商船以供粮商运粮,赚取了大量的佣金和租金,与民争利。

这回京城粮价飞涨,和这位伯爷脱不了关系。

没想到他居然将手还伸进了皇宫和御器厂,居然差点连人命都弄出来了。至于挑唆引导崇王僭越的罪名更是不可饶恕。

新仇旧恨夹杂在一块,朝廷上下,一片讨伐之声,要求皇帝务必严惩这位无法无天的国舅爷。

之前弹劾“小国舅”万达的声音,就这样在讨伐“老国舅”的声浪中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了。

听说周太后在宫内脱簪待罪之事,把正在商议如何处置周寿的大臣们的怒火再一次点燃了——挑衅!这是挑衅!赤裸裸的挑衅!

这哪里是“戴罪”?

这是周太后在利用她身为皇帝身母的特权,给周家争取脱罪呢!

若是这次真的将此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大明还有国法么?皇亲国戚以后是不是都可以横行无阻了?

对周家的怒火又蔓延到了崇王的身上,大臣们听闻这位早就该就藩的王爷居然走了一个多月都没离开京畿,联系到他的“僭越之举”,一个天大的帽子直接对着朱见泽扣了下来——王爷迟疑就藩,恐有不臣之心!

这些谏官平时骂万侍长和小国舅的时候,经常把朱见深给气的半死,如今看到他们转换枪头去骂别人,倒是让小皇帝听的津津有味。

国舅周寿和皇弟朱见泽,都是他用来牵制母后的筹码,不能一次全部用完。

朱见深下令,先将庆云伯伯爵府抄家,周寿本人削去爵位,贬为庶人,判绞刑,秋后处决。

太监梁芳杀人未遂,偷运禁内之物,罪无可赦,案件完结之后,当街凌迟处死。

与周寿同案的犯人,包含邱母和荣掌柜,以及北方一干粮商,古董商,着刑部和大理寺追捕、审理并定罪。

邱子晋的母亲自然也在罪人之列,邱母和邱管家都被下了刑部大狱。

不过看在邱子晋的面子上,衙门里的人倒没怎么为难她,还给她准备了单间的监牢。

邱母自从在船上病的要死,如今又遭了牢狱之灾后,原本一身的骄矜之气都被卸空了。

这几天邱母蹲在牢里安静得有些诡异,不知道她是真的开始自我反省了,还是预备掀起下一次争吵的前兆。

不过周太后总那么跪着,实在太打皇帝的脸。

这群大臣现在在气头上,敢对周氏指责,一会儿说不定马上就转过来责备皇帝对母亲有失孝道。

就在朱见泽一筹莫展之际,覃昌公公悄悄来报,说梅千张“偷袭”了太后老人家,现在人已经被送回宁清宫寝殿了,请陛下放心吧。

朱见深闻言,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

“幸亏这次有梅千张……这孩子和他弟弟一样,对待陛下是忠心耿耿的。”

回想起昨天昭德宫门口那滑稽的一幕,正在为朱见深按摩背脊的万贞儿不由得笑了起来。

昨日就在宫殿门口,她和周太后一人一边跪着,僵持不下之际,突然一个黑影从周太后身后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