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页)

因此,谢苒对眼前这位符大郎比较满意。

而她在打量符延东的时候,符延东也扫了她一眼,身为晚婚的世家子弟,对于长辈们的各种相亲催婚的手段已了然于胸。

不用说,这位谢二小姐便是母亲刻意安排了见面的,所以先前她才坚持让符延东回院子沐浴更衣。

这种事情多了,他难免疲惫,所以才躲在大理寺办案很少回家,也是没想到,自己这么长时间不回来,回来的第一天,这种戏码就给安排上了。

正考虑着给老夫人和母亲请过安,再等父亲下朝回来见一面,下午他还是回大理寺的宿所去住吧,那里至少清净无扰。

不过,这些想法在符延东看见谢苒的长相时却有些动摇。

不是说谢苒的容貌有多倾国倾城,而是……她长得,太像一个人了。

虽然符延东只看过那人女扮男装的样貌,但他想着那人若是换上女装,应该就是谢二小姐这模样吧。

信国公夫人从厨房端了些亲手做的糕点来,一进门就看见儿子目光灼灼盯着人家谢家姑娘的画面,有些意外。

原本她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反正儿子单了这么多年,像个铁桶一样,好说歹说,油盐不进,不管是看谁家姑娘他都一副没兴趣的样子。

可作为亲娘,信国公夫人一眼就看出儿子眼里有戏,当即便把心中那些对谢二姑娘的怀疑抛诸脑后,信国公夫人现在的想法是,只要儿子肯娶妻,不管娶谁她都没意见。

正如信国公夫人推测的那般,今天的相看是符延东第一次没有提前找借口逃离的一次,他居然端着一杯茶,从头坐到了尾,直到谢家祖孙女起身告辞。

符延东与信国公夫人一同送曹氏和谢苒出门,看着她们上马车后,符延东仍站在门前观望。

信国公夫人忍着笑在儿子肩膀上拍了一下:

“都走了,还看!”

符延东收回目光,转身回府,被信国公夫人拦住询问:

“我儿觉得谢家二小姐如何?”

符延东愣了愣,没说话,信国公夫人又说:

“虽说外面有不少关于谢二小姐的传闻,但相处下来,为娘真觉得她是个不错的姑娘,温文尔雅,和和气气,还很孝顺……”

符延东打断信国公夫人的话:“娘,我还不急。”

信国公夫人白了他一眼:

“还不急?今年下半年,你的第二个侄儿就要出生了,你还不成亲,真要等到阿娘七老八十的时候,还看不到你成家吗?”

“顾家小姐的事情已然过去这么多年,你与她的情分也该断了,我瞧你对谢二小姐没那么排斥,既如此便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说不定能成呢。”

信国公夫人劝着儿子,符延东对谢二小姐没什么感觉,只是单纯觉得她容貌生得像船上那个人,才多看了几眼。

不过他娘说得也没什么错,他年纪确实不小了,两个弟弟都破了世家的规矩先他这个大哥成亲了,他也是该找个人成亲过日子。

至于谢二小姐,他没相处过,不知道合适不合适,但既然母亲觉得还行,他也确实因为谢二小姐的长相看失了神,便不妨相处看看。

信国公夫人见儿子不再反对,心里又确信了几分,知道他脸皮薄,不好意思开口,但知子莫若母,只要儿子肯与姑娘相处,她这个当娘的自然会为他安排好一切。

**

谢苒和曹氏上了马车,曹氏问谢苒觉得符大郎如何,谢苒矜持的回了句:

“差强人意吧。”

曹氏往她脸上看了看,见她眉梢带喜,应当是满意的,便不再多问。

马车行经朱雀街的时候,曹氏闻见一股香甜的味道,拍了拍马车车壁问:

“老吴啊,是不是要到张记?”

车夫老吴的声音传来:“是,老夫人,要停车吗?”

曹氏将车帘子掀开,果然看到张记糕饼店门前烟雾缭绕,应该是刚出了一锅蒸糕,曹氏喜欢吃张记的蒸糕,尤其是刚出锅的最好吃,可惜每天做的不多,下人来守着买,买回去也凉了,再上锅蒸一回,滋味远远不及刚出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