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情很快就变好了(第4/5页)

田玉芝很高兴的答应了,又说道,“等你姐姐回来了,不管用什么办法,即便是犯错误,我也要留她在家里住上两个月,把她的身体好好的调理一下!”

肖姗笑了,说道,“妈,到那时我也回家来,每天和姐姐一起吃妈妈做的好吃的,早上起来拉着姐姐一起去跑步!”

田玉芝捏了捏小女儿的脸蛋,说道,“好!”

肖司令不回来,肖刚返校了,母女俩中午吃得很简单,蒸了腊肠,再炒了一盘韭黄鸡蛋,吃过饭,田玉芝正准备去屋里躺一会儿,没想到家里来了客人。

倒不是远客。

是军区耿政委的妻子郑玲玲和他们家的小儿子耿连成。

田玉芝有点意外,笑着招呼道,“快过来坐吧!”

耿连成一进屋,根本不把自己当客人,将带来的礼物放下后,就抢在田玉芝前面端起了茶壶。

“阿姨,你别把我当客人,也别把我当外人,我给您和我妈沏一壶好茶,您俩坐下来只管聊天!”

郑玲玲冲儿子宠溺的笑了笑,说道,“玉芝姐,这孩子从小就这脾气,咱们不管他,连成,沏好了茶,你再把苹果削一下!”

耿连成笑着说道,“没问题!”

田玉芝冲郑玲玲笑笑,说道,“玲玲,你这个大忙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你们文工团没有汇演了?”

郑玲玲是总军区文工团的团长。

“我们忙,也就是每年年底的时候,什么迎新晚会,茶话会,还要去下面搞汇演,现在都过完年了,可算是能歇一歇了,倒是你们医院,也不分个寒暑节假,一年到头都这么忙!”

田玉芝笑笑,和她说起了家常话。

耿连成沏好茶,削好苹果,还细心的插上了牙签,然后就坐不住了。

他笑着问道,“田阿姨,肖姗在家吗?”

田玉芝也笑笑,说道,“在家,她在屋里看书呢!”

郑玲玲看了一眼儿子,带着点自豪说道,“玉芝姐,你家姗姗都看什么书啊?我们连成自从当了假,哪儿也没去,每天都闷在屋子里学习呢,说是要参加今年的高考!”

田玉芝含笑未语。

提到小儿子,郑玲玲的话就停不下来来,她说道,“其实咱们这样人家的孩子,参不参加高考也不要紧,连成是高中毕业,读个军校就行了,但这孩子现在说,不沾他老子的光,要全靠自己!”

耿连成最喜欢别人夸他,虽然这个人是他的母亲,似乎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他冲田院长笑笑,站起来说道,“阿姨,我去找肖姗了!”

田院长冲他点了点头。

耿家这老三,她是没看上的,不过,一个大院里住着,面子还是要做一做的。

老房子隔音不好,再加上肖姗把房门打开了,她和耿连成有说有笑的声音很清晰的传到了客厅里。

郑玲玲满意的笑了,说道,“瞧这俩孩子,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还真能聊到一起去!”

田玉芝没接她的话茬,而是问道,“前几天我听护士说,耿政委的心脏病又犯了,现在好点没有?”

耿政委和郑玲玲是老夫少妻,郑玲玲才不到五十岁,耿政委已经快七十了,他年轻的时候打仗吃了不少苦,现在落了一身病,有风湿,有高血压,还有心脏病。

一提到丈夫的身体,郑玲玲就面露忧愁,说道,“他那个脾气,每次犯了病,都不肯在医院多住两天,稍好一点就闹着要回家,这次我本来跟医生说好了,一定要留他多住几天,谁知道他自己偷偷跑回来了!”

田玉芝微微一笑,说道,“你倒也不用太担心了,你家老耿的疾患比较多一点,但好在,每一种病,病情都不算太严重,只要在生活上多注意一些,应该没什么太大问题的!”

郑玲玲点了点头。

田玉芝又说道,“这种慢性病人,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季节交汇的时候,现在天还冷,再过一个月就暖和了,大家都觉得,天暖和了,各种慢性病都会减轻,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事实恰恰相反,这个时间段其实最容易旧病复发,你要是不嫌麻烦,我给你一个清补的方子,你按照上面的剂量,每天煮了给你家老耿吃,见效不会太快,但吃上俩月就能觉出一些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