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知道心疼表妹(第3/3页)

赵明山胡乱点了点头,有点不敢看她。

吃过饭又歇了一会儿,一点半才出发上路,三点多终于赶到了鹿城。

“马师傅,前面的路口把我放下就可以了,太感谢你了!如果没碰到你们,我现在肯定还回不来!”

马师傅摇了摇头,笑笑说道,“不客气,就是顺路的事儿!”

大货车靠路边停下了,赵明山也赶紧下来了,他看到她要走,不知为啥觉得还有点舍不得。

肖姗冲他调皮一笑,低声说道,“表哥,我家里有一件闲置的军大衣,我给你送过去,明天去厂里找你啊!”

说完不等他的回应,扭头就走了。

算算时间,赵明山参加工作也两年多了,他现在月工资四十五块,加上奖金和加班费,一个月至少能拿六十多。

这对于一个单身青年来说不算少了,至少不会连一件像样儿的冬衣都置办不起,但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赵明山的父亲赵万东,家庭成分不好,还有一个国民党特务的大哥,所以在前些年的清扫运动中,也被当做黑五类揪出来了,被关押到农场,接受了八年劳动改造,今年上半年才刚被放回来。

赵明山的母亲徐凤兰,在国棉厂的后纺车间剪线头,是有名儿的劳模,年年都被评为先进,一个月能挣四十块,但这点钱要养活大小五个孩子,要孝敬公婆,要接济在农村的娘家人,还要偶尔给在农场受罪的丈夫寄点东西,日子就过的特别艰难了。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坚持让四个孩子上学,她自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厂里几个劳模,陆陆续续都调到好的岗位上了,只有她,因为大字儿不识一个,有好活儿也干不了。

赵明山从小学习就好,徐凤兰是很想家里出一个大学生的,虽然儿子三番五次要辍学,但她还是咬牙让儿子上完了高中,可惜的是,虽然各方面都很好,她也早跟丈夫划清了界线,但政审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影响,推荐不合格,学校未能录取。

赵明山大学没能上成,只能招工进了国棉厂。

这些年母亲的辛苦赵明山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参加工作以后,每个月只给自己留五块钱的生活费,其余全都上交家里。

但他的确早就想买一件军大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