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叶梅的疑惑(第2/2页)

后来,不仅仅是陵墓,就是皇宫、官府,甚至大门大户人家,都喜欢用狮子所谓镇宅的门兽。

直播间的观众们感叹:在古代,不得不说,佛教是外来文化入侵最成功的案例。当然了,佛教文化也被中国文化同化,才能这么顺利传播。

中国的文明就是这样,所有外来的东西都很容易被同化,变成有中国特色的东西,想要保持原汁原味,那几乎是不存在的。

“这石狮子真的值那么多钱?”叶梅又忍不住问。

“唐朝的石雕很出名,当然,最贵重的还是石佛,就算是一颗佛头,完好无损的话,拍出一百几十万是很轻松的事情,一些精美的,甚至几百万上千万。这也是列强入侵我们中国的时候,经常把佛头撬走的缘故,害得不少唐朝遗址的佛像都变成了无头佛像。”

当时,官府的石雕作坊由劳务制转变为了工役制,使手工作坊逐渐兴起。工匠们的独创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有不少杰出的石雕工匠载入了史册,这是唐代石雕领域的一大特色。

由于唐代的文学思想比较活跃,工匠们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在雕刻过程中注重艺术的独创性,往往能够大胆的去想象,新颖的构思成就了唐代鼎盛的雕塑时代。

“你们看这对狮子,体型不算大,可气势磅礴,颇有怼天怼地的架势,这也是大唐的精神面貌。唐代成双的石狮子,保留到今天,已经不多见,加上这对石狮子的雕琢很有意思。我猜,这应该是古代等级很高的衙门摆放的。

所以,一百来万也不算什么。你们要知道,就算现在雕琢一对石狮子,花几万块也是正常,用料好的,甚至十多万。”

胡杨一边说,还一边把石狮子的照片拍了不少,上传到群里。

都不到两分钟,就有人求上门,想要购买这两座唐代石狮子。

“瞧,这不有人两百万要了吗?稍微迷信一点的,别说两百万,五百万人家也要拉回去镇宅什么的。”胡杨笑道。

叶梅等人哑口无言,只能在心里暗道:有钱人的想法,他们真搞不懂,也理解不了。

徐宏倒是可以理解,他见识的有钱人不少,有些人一栋房子就过亿,拉两头几百万的石狮子回去,根本不当什么。

他由衷佩服胡杨,这随随便便就是赚上百万,有能力,也有人脉和门路,这样的人才是最牛的。

村长已经安排好,走过来,询问胡杨还有什么要求之类。

“没其他的了,你们弄起来后保护好,今天或者明天就会有人开车过来拉走。”胡杨跟他说道。

这村长要是知道,胡杨转手就翻了一倍,卖出两百万,估计就笑得没有那么开心了。

“村长,我这还要带小哥他们去族长家,他家不是有几件宝物吗?小哥为人公道,卖给他最好。”

村长摆摆手:“那你去吧!小胡确实是实在人,东西卖给他没有错。”

一对石狮子,就给一百万,相信其他古董收购商是给不了的,能给个十万,恐怕都是良心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