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语言通的摊主(第2/3页)

常在古玩城混的人大多眼力过人,有专攻瓷杂的专业人士,也有主攻高古玉的行家等等。不过,这里的物件,九成以上,都是现代仿品,菜鸟们的地狱。

走进建筑里面,发现认真的很多,无论是大厅,还是走廊,都摆着摊,摊主正在和顾客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

“福州的古玩市场,确实要活跃一些。”胡杨跟直播间的观众说道。

虽然刚开播,在线观看的人数已经有两万多。要是用这种标准来衡量的话,胡杨他现在也算是平台的大主播。

一般的大主播,就算人没在,也有一万几千人挂在直播间里面。

很多新主播,或者混得不好的主播,等半天,也等不到两千观众。这就是大主播和扑街主播的区别。

这时,胡杨旁边的摊位,老板忽然蹦出个温州话,然后跟第二位顾客切换起河南话,再用粤语和一位女子交谈。

不同话语切换之间,完全没有生硬,很自然,说得也很标准。

直播间的人直呼牛逼,看来,要摆摊,也要掌握几门语言呀!

胡杨说道:“这种走南闯北的摊主,很多地方的语言,他们都说得很溜。”

只见他的摊位上,全都是大家熟悉的东西,昨天看了一天的寿山石雕。不过,价钱很便宜,给顾客开价,只是一两千,讨价还价之后,估计几百块就能拿走。

胡杨扫了一眼,顿时没兴趣,全都是劣质品。首先,料子就很差,属于那种只沾了一点点寿山石的石材。

其次,那雕琢,一看都知道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很死板,也很粗糙。

这种物件,进货价应该是几十块钱吧?

祝福走到一个摊位前,指着一件东西:“能上手吗?”

跟着胡哥的时间不长,但一些事情还是学会了注意。

摊主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

祝福得到回应之后,才捡起摊上的一个碗。他很惊讶,因为太轻了,不像是陶瓷的:“这么轻的吗?什么来的?”

胡杨站在旁边说道:“那是漆器,准确来说,是脱胎漆器,你们这里的特产之一。其特点,就是轻巧,而且玲珑满目,花式多样。”

脱胎漆器,光亮美观、不怕水浸、不变形、不褪色、坚固、耐温、耐酸碱腐蚀。在清朝的时候,就开始发展成为艺术品,收到不少人的青睐。

据说,它的制作方法很复杂。

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每件成品都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工艺非常复杂,制作和阴干等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密闭在阴室里很久。

制作脱胎漆器,一般就是两种方法。

一是脱胎,就是以泥土、石膏等塑成胎胚,以大漆为粘剂,然后用夏布或绸布在胚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脱去原胎,留下漆布雏形,再经过上灰底、打磨、髹漆研磨,最后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如镜、绚丽多彩的脱胎漆器成品了。

二是木胎及其它材料胎,它们以硬材为坯,不经过脱胎直接髹漆而成,其工序与脱胎基本相同。

祝福一听,老脸一红,自己作为当地人,居然不知道还有这种特产,有点惭愧。

摊主听了,笑着点头。当祝福问价钱,他伸出一个巴掌。

“五十?”祝福问道。

摊主摇头,还是张开那个巴掌。

“五百?”

继续摇头,还是一句话没说,让人着急,这人怎么这样?

“不会是五千吧?太贵了。”祝福将那碗放下,虽然感觉挺不错的,但五千块很伤。以前,他要省五千块存款,得两个月吧?

这时候,一个妇女走过来,连忙开口:“不好意思!他是哑的,不会说话,怠慢大家了。这件脱胎漆器,进货价就不便宜,虽然是现代做的,但它是一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