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上钩 大人可还满意?(第2/4页)

众人你一嘴我一嘴,均是痛斥魏氏的贪婪无知。

间或有个别心存不解之人,也没憋着,出声问道:“苏家送去了五个下人,为何接连三个都出了事?这……有些奇怪啊,是不是县主不喜欢苏家,所以迁怒了他们?不然为何这些人在苏家时都好好的,去了茗芳苑却这般不老实?”

“你这就是胡言乱语了!”

不等起先那人开口,就有人反驳道。

“那三个出事的下人中一个是勾.引了楚将军,被楚将军亲自责罚遣回的。一个偷了茗芳苑的东西跑了,有人亲眼瞧见的。就说最先回苏家的那位年长的孙妈妈,她回去时县主也是派了车马送回去的。”

“县主若真迁怒他们,又怎么待她如此好?你见谁家下人进出是有马车接送的?这过的堪比府上主子了!”

“就是,就连这次的那个逃奴,县主也没下令去追,可谓给足了苏家脸面了!”

“要我说,苏夫人最开始送这几个下人过去的时候就没安好心,挑的都是那能惹事的。”

不同的言论很快就被淹没,有人小声嘀咕,说县主还是太心善,那逃奴偷了茗芳苑的东西,就该抓回来才是,哪能就这么放过了。

却听起先那人说道:“这你就不知了,那苏夫人当初虽把这几个下人送去了茗芳苑,却没将她们的卖身契交给长乐县主。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这几个下人如此嚣张?因为根本就没把县主当主子啊!”

人群又是一阵喧哗,众人义愤填膺,都觉得魏氏从一开始就没安好心。

待听说魏氏羞恼之下命苏家三小姐与长乐县主断绝关系,还要她将自己的丈夫叫回来,不许再去五城兵马司任职之后,更觉得魏氏不讲道理。

“这三小姐也难啊,”有人叹道,“一边是亲娘,一边是长姐。”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如今在五城兵马司任职的是她丈夫。她那夫君都已经带着孩子来京城和她团聚,眼看着准备在此定居了,难道要让他带着孩子再回去不成?到时候二小姐虽全了对生母的孝道,却耽误了丈夫的前程,婆家要如何看待她?”

“哎,难怪她那日在街上大哭。换做我,怕是哭得比她还厉害,这也太为难了。”

一番议论下来,魏氏为何强闯茗芳苑有了定论,就连苏锦颐为什么当街痛哭也有了解释。

有人感慨,说偏偏那日赶得不巧,苏大人有事去的晚,在顺天府的人来了之后才赶到。若是那日他能早到些,及时劝住魏氏,说不定这件事还有转圜的余地,不至于闹成这样。

人群中这时却传出一声低笑,有人促狭道:“苏大人当时在柳儿巷呢,哪能赶得回去啊?”

………………

“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真的!你说话啊!”

魏氏双目赤红,眼中血丝几乎要夺目而出。

房中的杯盏已经被她砸了,花瓶也碎了几个,满地狼藉。

苏常安兴许是这些日子已经习惯了魏氏的疯癫,不再无谓地和她争吵,脸上甚至没有多少波动,只是漠然地坐在那里,任由她将房中东西砸了个遍。

他不解释不辩驳,魏氏便知道外面的传言确实无误了,气得嚎啕大哭。

“我与你自幼相识,跟了你二十多年!你当初明明答应我余生只有我一人,如今却在外面安置一个外室?”

西六巷又名柳儿巷,因巷子口有一株大柳树而得名。

这条巷子之所以在京城小有名气,是因为京中许多达官贵人都喜欢把外室安置在这里,因此这里又称温柔乡。

魏氏强闯茗芳苑那日,苏常安便是去了柳儿巷。

约莫三四个月前,苏常安在外赴宴时,遇一擅长抚琴的伶人。

彼时苏常安正因苏锦瑶而被京城众人恭维,那女子被主家叫上来抚琴,被特地吩咐好生伺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