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抄书 我不会写诗,想让小姐教我(第2/5页)

好在如今什么事都没有,绝大部分罪名都在康家身上,楚毅也只是因为和康士卓在朝会上吵架,被责怪殿前失仪,罚了几个月俸禄而已。

苏常安轻松之余又隐隐高兴,搓着手道:“如此看来,陛下很是偏向昭……偏向楚将军啊。”

他说到一半改了口,但心里是什么意思,大家其实都明白。

此事康士卓和楚毅都受了罚,唯有苏锦瑶独善其身。

明眼人都知道,康淮真对楚毅行凶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就算是真的,也完全不需要苏锦瑶帮忙,楚毅自己和他身边下人就足够应对了。

但弘安帝对她鞭打康淮一事却完全没有过问,甚至都没有像对楚毅那样,意思意思训诫两句。

下人谄笑:“楚将军本就跟随陛下多年,又是他的结义兄弟,他自然是偏向楚将军的。大小姐与楚将军虽未成婚,但在陛下眼中想必已是一体了,他对大小姐自然也会宽容些。”

苏常安点头,觉得此言甚是有理。

他笑着吩咐:“将铺子里前些日子送来的那块翡翠找出来,还有那株百年老参,再选些其它东西,我近日抽空去看看昭昭。”

下人应诺,躬身告退后就去准备了。

他备好东西拿给苏常安看,想问问还有没有什么不妥,这一幕正被找过来的魏氏看见,气得差点掀了盘子。

魏氏刚从外面回来,指着托盘中那些东西说道:“你那好女儿恨不能逼死咱们,你倒好,还在这给她准备礼物?”

“你胡说什么呢!”

苏常安皱眉,神情不悦。

“我胡说?”

魏氏红着眼睛,指着门外。

“你自己去问问,你自己去问问!那小贱妇不让咱们活,竟准备将家财全都带走了!”

家财?

苏常安听到这面色一怔,看向魏氏身边的曹妈妈。

曹妈妈也是急得不行,此时已出了一头的汗。

她对苏常安道:“大小姐让自己的人接管了咱们许多铺子和田产,说是……从此以后,都不许夫人再过问,一应账本和进项也都送到茗芳苑去,不许再送到咱们苏家来了。”

魏氏家中清贫,嫁来时身边除了两个女儿,就只有苏常安临时送给她撑场面的几个下人。

她进入苏家之后,身边并没有什么心腹,即便是现在跟着她的几个,也是这些年慢慢培养的。

至于铺子里的,用的自然还是从前的人,变动并不大。

她一直以为那些人都是苏家的下人,却不知道要紧位置上都是秦氏留下的人。

苏常安不通庶务,自从娶了秦氏,就再没为这些黄白之物操过心,自然也就没怎么过问过。

他连账本都不大看,哪间铺子用的是哪些人,又怎么会知晓?

即便后来秦氏病逝,府里乱了一阵,这些铺子庄子也从没出过什么差错,他就更不会管了,等魏氏入府后便直接交给了魏氏。

魏氏接管了这些年,庄子和铺子上的人一直对她恭恭敬敬,从没因她是续弦而轻慢糊弄过她。她还以为这些都是苏家的忠仆,所以才对她这般客气。

后来苏锦瑶回京,秦管家拿出几箱账册,拆穿她私挪秦氏嫁妆一事,她才知道这些铺子庄子里竟有不少秦氏的人。

他们有些是秦氏的陪嫁,已在苏家待了二十几年。有些是秦氏入京后提拔的,少说也已在庄子铺子上干了十几年,受过秦氏不少照拂。

魏氏生怕他们帮着苏锦瑶把这些家财夺去,当即便想将这些人都辞退了。

可若真这么做,涉及到的人必然很多,想悄无声息的将所有人换掉是不可能的。

秦管家手里握着她私挪秦氏嫁妆的证据,苏锦瑶那时又刚刚回京没多久,他们若大量辞退这些庄子铺子里的人,便等于是将自己想要私吞秦氏嫁妆的事昭告天下。

苏常安自然不许她这么做,这事便这么耽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