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处暑二候(第4/7页)

极阳殿内的大战却才刚刚开始——

……双目赤红的帝王……

……神思迷离的毕焰君……

……如海潮般此起彼伏的低诉……

……如熔岩般浓烈火热的爱情……

在这座溢满花香的大殿中,时间似乎在那两个人纠缠不清缠绵悱恻间,在他们混乱揉杂的青丝间,在他们寻取彼此的情意间,悄悄地静止了。

从这一刻起,昏天暗地?那算什么!

对他们来说早已是无昼无夜无休无止!

大周朝的嘉懿帝自登基以来,勤政克敛,雄才大略。他在位的这七年,从未行差踏错,更是没有一次让百官操过什么心。除了大周子嗣这一个话题,百官们日常想劝谏皇帝,还从来没有其他机会。

然而,最近,皇帝突然开了窍,开始‘忙’于子嗣之事,虽说之前出过几次小插曲,可到底无伤大雅,百官们也不会真得跳起来触皇帝的雅兴。毕竟,谁还没沉溺过温柔乡是咋的?

可是,这次的情况却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皇帝罢朝的第一日,百官们懵逼地左等右等不见人,忙四方打听,得知原来是后宫里高毕焰来了情潮,陛下正忙于解决此事——既如此,相当于大周皇嗣有望,这也是国事,可以有,忍了!

皇帝罢朝的第二日,百官们又懵逼地左等右等不见人,再一打听,高毕焰情潮未退,陛下依然在忙——百官们就很EMMMMMM,多少是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便派出代表,向太医所施压,得到太医正子弦道长一句‘人伦天性,需自然止’,被毫不留情地回绝了!大臣们咬碎了一口钢牙,气闷不已!

皇帝罢朝的第三日,百官们不等了,集体求见太后,请太后出面,劝皇帝尽快恢复早朝,被太后一句“急什么急?不过才三日而已,难道皇帝三日不上朝,你们就不知该干什么了吗?若如此,真该把你们都换掉!”

大臣们被骂得羞愧不已,灰溜溜地出了宫。

皇帝罢朝的第四日,百官们见皇帝没来,自行解散,各自回到衙门,该干嘛干嘛。

……

皇帝罢朝的第七日,百官们犹犹豫豫,左思右想决定还是得再找太后探探口风。而这一次,太后也不似前次那般一口回绝,只让他们先回去等消息。

大臣们走后,太后问玉竹,“极阳殿那边怎么样了?今日的消息来了吗?”

玉竹道:“还没有。不过,这几日胡公公趁皇上传膳时,都有看见,高毕焰似乎一直在沉睡。听说昨儿晚上,近子时,极阳殿院子里的花香就消了,如今大殿里是个什么情形,陛下不让进,也就还未有消息传来。”

太后叹息一声,道:“哀家曾听闻,世间哥儿来潮七日不退者乃万里挑一,这样的人命中子嗣皆有定数,也不知这次到底能不能……唉……如今哀家只盼天佑大周,能让大周皇室从此子嗣昌盛,否则,哀家就是入土亦不瞑目。”

玉竹听了,心头泛酸,却不知该说什么话安慰太后才好。

皇帝罢朝的第八日。

早朝,太后盛装,垂帘听政。

大臣们惶惶多日之心,暂定。却免不了又对李氏心生警觉。甚至,这日之后,有官员私下聚会,谈及太后监国一举,言辞间隐隐透出不满,含沙射影,阴谋论定皇帝罢朝或是李氏弄权所致。只是这私下的必必出了这个酒局绝无人敢随便乱说,只因太后之兄、李景之父乃是当朝镇国公李衍泰,如今虽上了些年纪,可照样还在执掌枢密院,也依旧是大周军权的最高权威。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位镇国公早在三年前,其女李荣儿入宫为妃那天,就将枢密院军令交还给了皇帝。期间用意无需多说,却可见其拳拳爱女之心。

皇帝罢朝的第九日晚。

极阳殿。

被百合花香浸染了九日,这大殿里的被褥幔帐似乎也都吸饱了芳香,在潮退之后,依旧代替着香源倾吐着那沁人骨髓的芳香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