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可怜张良尚年幼!(第2/3页)

以年幼之身,纵横韩赵秦三国。

几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东郡抗秦的格局,又几乎锁定了第六次合纵伐秦,然而这还是涉世未深的张良。

当初,就已让苏劫生出了必杀之心。

可是张良机警的逃离了咸阳。

众观两千年,后世武侯祠供奉的千古文武将才,张良也是唯一的一品!

可是张良遇见的却是苏劫。

不得不让人暗叹难踌!

然而,这一幕。

也同样发生在所有韩国的权臣家里,他们知道,秦军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他们的,只有灭了他们,才不会出现叛乱。

秦国几百年来的君主,都是这么做的。

义渠之乱记忆犹新,谁会放过亡国之臣,亡国之君!?

次日。

新郑城门突开。

数万韩军冲出城来,于秦军厮杀在了一起。

两军之际,顿时暗中有人趁乱换上了秦军的衣服。

朝着远处奔逃而去。

然而此时,天下诸侯,谁也没有想到,本是在东郡的一场战事,却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

而如今的东郡。

赵长戈的十二万大军,不肯交出兵权,而颜聚和郭信二人却以王命,命令着剩余的八万大军。

形成两方割据之态。

如此格局下。

其实两方都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对赵长戈他们来说,他们知道,此时交出兵权,就等于将东郡拱手让给了秦。

而对郭信二人来说,更加需要兵权。

这是无边的大功,还有,一旦李牧的事情泄露半点,他们两人必定会被赵长戈讨伐,在他们二人看来,李牧本就是有不臣之心,何况他下面的部将。

然而,如今东郡的情形,比想象还要严重。

市租的撤销,即便是李牧都不敢,何况是他们。

军心涣散,流言蜚语。

调离李牧,无一不让这支百战之师,几乎到了溃散的边缘。

李牧曾布下的铜墙铁壁,如今已是中看不中用,因为壁垒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而是需要相互接应,才能防范敌军。

可如今,双方皆有忌惮,谁也不敢妄动。

郭信有意消磨李牧的大军,顺便以防护为名,将赵长戈的军队尽数调到了城外。

赵长戈以遵守李牧将军的命令为由,要镇守各城,以防秦军偷袭,让郭信二人率军驻守要塞,二人僵持不下。

最终只能双方妥协,各派一路人马,驻守壁垒。

但是,谁都知道,这么做等于无用,因为,将帅不和,必然会让这些部署好的阵势无法使用,但赵长戈等人已然也不得不如此。

因为,明知这样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如果不这么做,将士们的生死都会直接捏在二人的手中。

当然,这便是苏劫愿意看到的。

军营里,李牧的部将们坐在一起,几乎每个人脸色都写满怨愤,张良则是略有不安的坐在最后面。

众将一边怒骂,发泄这心中的恼怒:“赵将军,末将有一言!不说不快!”

赵长戈看去,说道:“有何不可说。”

那人才继续说道:“如今东郡以末将看,还是要早做准备,末将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这也是事实,毕竟,这十二万将士在这里,都是跟着李牧将军十几年的兄弟,我等死不足惜,可是,若是害得这些将士出现了意外,我们将来,怎么和李将军交代。”

他的话,意思很简单。

那就是东郡可能守不住了。

不战自败了!

然而,他的话其他人听去,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赞成,无疑也都是想看看赵长戈怎么说,没人反驳,也就意味着,同样想法却不少。

赵长戈也不敢轻易下决断。

又人有人说道:“将军,与其再这般下去,我等不用秦军来打,自己都把自己给弄死了,我等这般境地,那也是因为大王乱命,李将军必然能够理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