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五零(07)(第3/5页)

他一个大男人写信回家,说那边不只是一点点苦,是很苦很苦,水源离他住的地方十几里路,村里每天有人去那边用驴车去十几里远的地方取水。他们每天分到的水都是定量的,洗脸水可不敢倒,还得留着白天洗手。

一年忙到头,也没有一块钱,他爸妈还每个季度都要给他寄东西过去给他。那日子过得可真不咋滴。”

“我家院子里的一位姐姐去的是北大荒,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边真是好。”

次日一早,休息了半天的知青们开始上工。杨二叔亲自带着他们,领着他们上山,“跟着我,摘果子有讲究的,不能用手拽,得需要专门的枝剪。剪下果子,我们村的橘子,可精贵的很,全是出口赚外汇的果子。

你们今年可不能上手剪,今年负责背果子,明年带着你们剪一些差的果子练手,等会剪以后,就能开始剪果子。”

杨二叔亲自带着他们上山,山下的一块平地,已经等了几辆大车,来到人都是省里的同志干部,由他们接洽,年年都是如此。

平地里搭的茅棚,几个茅棚。

全村人都喜笑颜开,又是大丰收,从开始挂果以后,每年都是大丰收,就没有过不丰收的年景。

山下茅棚里忙碌着,一群老妇女与怀孕的女人负责捡果。挑出来的个头不达标的,还有样子怪的果子,也不愁销路,南云山的果子,这些年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名声。

南云山生产大队在上面都出了名,茶叶出口创外汇,橘子橙子出口也创外汇。

一个生产大队集体,居然能赚外汇,不在上面挂名才怪。

一群知青在山上看到了有几座房子。有一些戴着黑框眼镜,斯斯文文的老爷子老太太也在果林做事。这些人的气质一看就知道不是村里的农民。

山上还有两套宅院。

杨红星只是停顿片刻就大致明白,这些人是什么人,是下放的老专家学者教授们。

全村人上阵,一天的功夫,摘下了三分之一的果子。六点不到,全村人差不多同时下工。

几个知青也累的不行,背了一天的果子,从山上运到山下,也很累。

回到知青点,一群人都累的直接瘫在椅子上不想动弹。

天刚擦黑,杨清带着石头回到南云山生产大队。“爹,娘,今天摘了多少果子?”

杨父在几年前已经给两个儿子分了家,杨三叔家里也是一样。如今杨父杨母彻底与闺女一起住,这边的老宅也加盖了东西厢房。

前后院子很大,菜园种菜,后院盖了猪栏,养了一头猪,还有两只鸡。

家里家外井井有条,一点也不用杨清操心。

“嗯,和去年的果子数量差不多。价格比去年高一成,说是上面负责的人谈的。早早的送去了最早熟的一些果子,他们尝过味道以后就与外方谈,味道比去年的还好。”说道这个杨父就高兴,果子卖的好,他心情很好。今年分的钱就更多。

杨母嚼完嘴里的菜,吧嗒一声,说道,“山上的果子都没有咱家的好吃,之前的一个橘子掉落在地上摔烂了,监督的人剥开,给我们一人掰了一瓣,我吃过了,味道是好吃比去年的味道还好。

但再好吃还是没有咱家的味道好 。”大队里每家每户差不多的都有一棵橘子树一棵橙子树一棵桃子树。。

这些每年也会摘下,卖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统一卖给上面。

有的人家给家里的孩子留上十来斤解解馋,有的给家里留的更多,条件好了,大家也都舍得。多少给自家孩子留一些。

杨清的家里也有三种果树,但每种都要留一半,另外一半给村里代替卖出去。

杨大哥杨二哥家里只是留上十来斤,吃完了就在这边蹭,孩子们长期过来蹭果子吃。

杨三叔家里的杨二叔家里的也是一个样,自家没果子吃的时候,来大爷爷家里吃,绝对有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