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文曲降世(第2/3页)

朱家家主坐在铺好暖茸虎皮的椅子上,不紧不慢地翻着手里的册子,阅读今晚即将出现的故事的梗概。

贵也有贵的好处,包厢内没有任何明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粒粒硕大珍珠,镶嵌在房顶与墙壁,便也让得人投射出来的影子端正不动,与其主是一模一样的整衣危坐。

“知道错了吗?”朱家家主问。

朱随愿垂着脑袋,小声:“知道了。”

“一个平民小子,只一晚,利用了人性的弱点赚下滔天财富,足以证明他的心机和手段,而你却将本该能交好的人,生生推开。”

朱家家主静了静,才用一种平和,却毋庸置疑的语气说:“你误了我们朱家。”

朱随愿艰难地扯了扯嘴角,“我……”他想说点什么,却像是被缝了嘴巴,好几次张嘴都说不出来。

“去那边跪着吧。还有,你九妹与那洪怀中的婚事,为父答应了,你不可再造次。”

“是。”

朱随愿蔫巴巴地挪到角落里跪下,朱五弟眼珠子转了转,捧着自己的热茶水老神在在地走过去,半蹲下来,笑吟吟:“大哥,小弟还得多谢你呢。”

朱随愿一言不发地盯着他。

朱五弟咧嘴:“听说大哥一开始用玉觿和林公子交好,多么优秀的开局,小弟原先还在忧心要如何是好,可惜大哥你顾头不顾尾,这才有了小弟的出头之日。”

朱随愿脸色变了变,想要狠狠呵斥朱五弟,可一想这说的也是事实,父亲更是因此对他失望,要放弃他转练小号,便有些悲从中来,什么忿怒都升不起来了。

*

一个个大箱敞开了盖子,堆满的铜钱使满室生辉。

林稚水开了一坛酒,往桌心一放,眼尾飞扬着扫过众学子,“俗话说得好,树有皮,人有脸,钱财如粪土,脸面值千金,这就是为什么世家知道这花的是冤枉钱,也一个接一个地跳下来。我早说了,学识,能赚大钱!”

学子们一个个耷眉臊脸,呐呐不言。

林稚水咳嗽一声,“不过,你们也别想太多,这个办法也不是我思考出来的,是我看过的一本古籍里记载的操作,最先想出这个办法的先辈才是真正的厉害。”

有学子说:“这不正印证了林兄所说,学识能赚大钱吗?我等若是看到了古籍,恐怕只是当一个故事看看,唯有林兄这般大才,方会注意到其中的奥妙。”

另外一个学子咬了咬唇,“但是,不是谁都有林兄这般灵敏的思想。”

林稚水瞥了他一眼,忽然道:“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者,货之源也;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这位兄台,可记得后面一句是什么?”

这是《荀子》里的内容,背书已背成条件反射的学子张口就是:“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忧不足。”

“对,节其流,开其源!”林稚水敲了敲桌子,眼风转过众人,将所有的期待与恭敬都收之眼底,忽诸笑了,“开源的确困难,往往想破了脑袋也不一定能想出一两个办法,那么,节流吧。”

因着这一出包厢神计,学子们已对林稚水心服口服,便恭顺问:“要如何节流?”

林稚水说:“我准备写一本书,把我记忆里适合‘节流’的学识都记录出来,免费发行,还请诸位同学助我!”

学子们问:“我们能帮你什么?”

“医有医道,可天底下总有人付不起药钱,能否请诸位整理一下家中合适的土方子,使我录于书中?”

“吾愿矣!”

林稚水认真记录下学子们提供的土方子,这事情不知被谁泄露出去,陆续有人上门,告知林稚水有效的方子。

为此,林稚水索性请了个大长假,蹲在斋舍里写书。

陆嘉吉听了,拍着大腿哈哈直笑,“那家伙肯定要搞大事,他在金光县念书的时候,就老是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