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生辰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第3/8页)

明明都想走了,为什么还担心他。

顾筱往被子里缩了缩,“那你明早路上小心,柜子里还有一床被子,我先睡了。”

勺子放在碗里,沈羲和揉了揉胸口,这就不说了?说了两句就不说了?

“小小……”沈羲和嗓子哑疼。

“嗯?”

“还疼吗,肚子还疼吗?”

“红糖姜水很有用,我不疼了,今天谢谢你了。”顾筱挺感激沈羲和,若不是沈羲和给她倒水,煮粥,说不定现在还疼呢。

沈羲和想沈老爷子和周氏,他兄长和嫂子们会不会把谢字挂嘴边。

不会。

“……”

顾筱就听沈羲和不知道哪根筋儿不对,咬牙切齿般说了句不必。

顾筱躺了一会儿便睡着了,沈羲和喝碗粥刷了碗躺在榻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

这些钱不知顾筱攒了多久,若是三年,再攒五两就要六年多。

可顾筱买肉是从一个多月前,兴许这二两银子攒了一个多月,攒够五两就只要两个月。

这么想沈羲和更睡不着了。

他躺了一夜,第二日自然没什么精神,屋外雨还在下,村里泥土路变得泥泞不堪,周氏心疼儿子,“怎么就下雨了,非挑今天下。”

沈羲和道:“无事,路上人不少,娘你不必担心。”

“能不担心吗,雨天路滑……”周氏絮絮叨叨,“要是中午还下雨,你就在书院吃,你大嫂他们也不知道还摆摊不……”

想赚钱也不带这么赚的,冒着大雨还去。

沈羲和点了下头,“雨不知什么时候能停,雨水一多就得修河渠,服劳役应该就是这几日。”

“今年你大哥去,多带点干粮,没啥大事,你别担心。”周氏道:“你安心读书,将来出人头地才好。”

三郎中了秀才,不用服役,其他人要想不服役,得交一两银子。

还是读书有用。

沈羲和点点头,寒窗苦读,自是要光耀门楣,不知想到了什么,沈羲和走了一会儿神,很快,他回过神来,“娘,我回屋拿衣服,这就去书院了。”

周氏道:“这么早?”

“嗯,早点去多读会儿书。”沈羲和回了西屋,补好的衣服放在柜子里,破的地方绣了三片竹叶。

他还是没忍住,走到床边,什么碰了一下顾筱的脸,似乎碰到了,又好像没碰到,顾筱动了一下,沈羲和就立刻把手背到身后去。

顾筱醒了,她揉了揉眼睛,看天色蒙蒙亮,压的极沉,然后看看沈羲和,“你要走了?”

沈羲和:“嗯。”

五日后回来,那天刚好是他生辰,沈羲和想从前的时候,自己走了顾筱很舍不得,这回就这么一句,果然想走的人根本不会在意他什么时候离开。

“外面雨大,路不好走,我早点去。”沈羲和说完,等着顾筱说。

顾筱道:“那你小心点。”

就这一句,沈羲和想问问顾筱,就没别的了吗,他不在的时候,随随便便喊相公,为他做这个为他做那个,他人在这儿,就……

沈羲和想问问,她是不是,根本就没盼着他回来过。

却问不出口,若是问了,万一顾筱答是呢。

一路水洼,并不好走,雨天出来的少,沈二郎就没出摊,陈氏往外看了好几回,见雨还是那么大就歇了出摊的心思。

顾筱肚子好多了,就在屋里糊伞面,窗外雨声不断,这个时辰,沈羲和应该早到书院了。

要是雨一直不停,伞都不知道怎么送过去,顾筱可是比任何人都盼着雨停的。

万物都讲究适当,雨水能灌溉秧苗,可水多,那就是洪涝天灾,当晚,尚阳村里正就挨家挨户敲门,说起了服役的事。

“一户一丁,一个多月,就在广宁县前头的汅江,得看雨啥时候停,你们就先准备着。”里正近五十,身体还硬朗的很,“若是不服役,就交一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