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3页)

这一路,陆睿牵着她的手,告诉她:“不用怕的。祖母是慈爱长辈,这次我成亲,她不知道有多高兴。”

“亲戚们大多是余杭过来的,没有出仕,或者需仰仗父亲的,且都出了三服,出了五服的也有。都是来添人气,决不会来添堵的。”

“你是父亲母亲亲自相过求来的,他们必珍你重你。”

温蕙忍不住问:“那……你呢?”

她知道这么问不合适。谁个婚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呢,当事人自己没有决定自己姻缘的权利。可她就是忍不住问出来。而且她直觉,陆睿不会因为这个问题不高兴。

陆睿说:“这样问,不合礼法呢。”

单听声音,觉得他颇严肃正经,仿佛在责备她。可他眼睛里其实在笑呢。

这个捏她的脸、牵她的手的家伙,果然不会因为这个不高兴。他眸子里闪动着的亮光让温蕙明白,他甚至喜欢她问出这样大胆的问题。

看着温蕙黑亮清澈的眸子盯着他,陆睿拳头在鼻端抵了一下,好像发出似有似无的一声轻笑,最后却说:“回去再告诉你。”

捏了捏温蕙的手,牵着她往正厅去。

温蕙虽没听到回答,可她心里知道那答案一定不会让她失望。她嘴角翘起,用力地回握了陆睿的手。

他们的手直到到了正厅的时候才放开,两个人规规矩矩,以合乎礼法的姿态一起走进厅里。

温蕙心中非但不生怯,反而觉得满满当当,无所畏惧。

她容色过人,眼睛大而明亮,眉间厚正,进退行礼规规矩矩。许多事前知道新娘子是军户出身的人都暗暗点头,怨不得陆正和陆夫人会肯愿意抬一个军户家的姑娘进门。

这新娘子和陆嘉言看着,着实般配。有些原先暗搓搓想看陆夫人笑话的,也熄了心思。

温蕙敬过了媳妇茶,改口称“父亲”、“母亲”。陆正夫妇俩赏下一套头面。

媳妇茶喝完,陆正便起身:“还要往府衙去。”

国丧事大,娶媳事小。

陆睿道:“父亲辛苦了。”

陆正却对温蕙温声道:“委屈你了。”

温蕙福身道:“父亲为公事操劳,媳妇没有什么委屈的。”

大大方方,眼神清澈。看得出来坦诚,并没有什么不满或怨气。

陆正娶她做儿媳,一是报答温百户的救命之恩,一是为着她母亲擅生养。原是想着其他的地方,便只能将就了,不意今日看这新媳妇,倒比预期得好不少。

陆正捻须点头,向老夫人和众人告个罪,先离开了。

待他走了,认亲则从陆老夫人开始。温蕙奉上鞋子、抹额,口称“祖母”,老太太笑眯眯地点头,赏下一顶赤金花冠子。

那花冠子镶嵌着各色宝石,丫鬟端出来,便在堂上熠熠生辉。众人发出低低的惊呼声。

贵重竟还压过了陆夫人赏的头面。

余杭来的陆家人哪有不知道这对婆媳之间的事的,便有人拿眼去瞧陆夫人。陆夫人只面带微笑,一如往常。

温蕙当然不知道这里面的条条道道。

这些天她已经认识到陆家的富庶,因此接了陆夫人的赐下,倒还平静。只陆老夫人这花冠子着实吓了她一跳——寻常来说,儿媳妇以后这半辈子,主要是跟婆婆相处,所以这场合旁人给的礼通常不会压过儿媳的亲婆婆,即便是太婆婆也不该。

这太婆婆给的东西却显然过于贵重了。

但温蕙想起陆睿说的“祖母一定会喜欢你”,他说的时候语气十分肯定。温蕙心里便踏实了,稳稳妥妥地接了,交给了银线,稳稳妥妥地福身谢长辈赏赐。

陆家这一房人丁单薄,正如陆睿所说,厅中旁人都出了三服。主家两代人都明白表示了对这媳妇的满意和重视,自然不会再有人不识趣地刁难新人。

事先准备好的香囊、扇套、帕子、鞋子一一送出去,收回来各种各样的回礼——大部分都比较体面,没有什么过于寒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