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页)

财爷想了想道:“很快,我估摸着就这两天。”

结果还没到中午,一列车队就开进了疗养中心,从上面跳下来若干名军人。

那些军人只稍稍集合,就在年轻村干部的带领下小跑去了村子。

为首的领导向财爷询问详细情况,剩下的人去车上卸货,往下搬大袋大袋的物资。

村人们见来了军队,一下就没那么惶然,镇定下来不少,也有了心思交头接耳。

“这是政府来了,说不定还要给咱们盖房子的。”

“好好好,那家具给打一套吗?”

“我觉得会补钱吧……”

“我那可是祖上传下来的紫檀木家具,不能和你们的家具一样补钱的。”

“滚吧姜老大,祠堂那些不要的家什,就成了你祖上传下来的紫檀木家具了?”

“他连紫檀木是啥都不知道,只认得后山的野杏树,每年杏子还是青的就去摘了吃。”

“懒驴牙口好。”

“谁驴呢?你骂谁是驴呢?”姜老大跳了起来。

“我骂那边的驴是头懒驴不行?”

“行了行了,别吵了,做驴也挺好的,啥都不愁。”

……

下午时,雨停了。

工地上搭起了赈灾用的帐篷,有人用带出来的锅碗瓢盆在空地上做饭,四处冒起了腾腾白烟。

不管遭遇了什么,人总是要先吃饭。而且村人觉得白吃工地食堂的不合适,车队带来的方便面好看不好吃,还是自己做饭吧。

卢茸和财爷在食堂吃,因为那些工人认识他们,还吃过财爷送的腊肉,所以给两人专门开了小灶。

财爷再三感谢后,才拉着卢茸坐了下去。

吃完饭,财爷和一群工人聊天,卢茸有些坐不住,便去外面玩。

屋子里,一名工人安慰财爷:“财叔,龙泉村再建起来也要不了多久,放心吧,有政府呢。”

财爷叹了口气:“龙泉村不会建了。”

“不会建了?”工人们面面相觑。

财爷幽幽道:“龙潭山要开发成旅游景点,龙泉村在改建规划范围内。政府早就让咱们迁走,可好多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都不想走啊。”

一名工人愕然道:“迁走不是挺好吗?说真的,龙泉村太穷了,也该让村里人走出去看看。我们在这里住了几个月了都还不习惯,不过工程马上就要完工,我们也要走了。”

财爷放下手上的筷子,继续道:“可不是吗?咱们村哪哪儿都不方便,年轻人出了村子就不想回来,全剩下老的和小的。这地方也没有挣钱的门道,就靠种点药。政府本来说了,都搬去玉露村,那里挨着镇子,土地和气候适宜种植果树,可以请专家去教。可好多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都不想走。”

工人给他面前的酒杯满上,道:“这下村子没了,他们总得下山了吧?”

财爷沉默半晌后开口,语气中带着怅惘:“我这几年一直在做村里人的思想工作,可搬迁工作怎么也做不成,这次应该真的会离开这个地方了。”

工人劝慰说:“人挪活树挪死,搬走那是好事。而且玉露村离镇子近,娃娃们应该就在镇小学念书了。镇小学的教学质量比村小高几个档,上学方便,不用漫山遍野的跑。再说了,你们村子背靠大山,就算重建了也不安全,万一又发生今天这种事呢?”

“那是,那是。”财爷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水入喉,他皱起眉闭着眼,像是被辣着了似的。工人连忙给他夹菜:“吃菜,快吃菜。”

财爷闭眼摆了摆手,意思不用。那名工人还要再劝,身旁的人捅了捅他,又对着财爷方向努嘴。

财爷用手撑着额头,嘴唇不可抑止地哆嗦着,眼里涌出一串泪珠,顺着皮肤上的沟壑滚滚而下。

他不断抬手去擦泪,像是解释般笑着说:“这酒太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