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6章 三个主事,借力打力(第2/3页)

很明显,霍韬的这份奏本跟当年张璁的《大礼疏》一样,都是投小皇帝所好的“马屁贴”,想以此来搏取小皇帝的欢心和重用。

话说去年张璁那一份《大礼疏》拉开了“大礼仪”之争的序幕,最终内阁首辅杨廷和耍了流氓,把王瓒张璁等反对派的代表贬的贬,外放的外放,最终平息了这场争议。与此同时,杨阁老还借口把徐晋调出京去赈灾,最终逼使小皇帝同意承认弘治帝为皇考,尊称生父朱佑杬为“本生父兴献帝”。

本来,这一件事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是霍韬这时打算旧事重提,以此来迎合圣意,搏取平步青云的机会。不过,霍韬显然有点拿不准,所以便想通过徐晋来试探口风,毕竟徐晋是天子宠臣,简在帝心,若徐晋支持,那成功的可能自然大增。

当然,霍韬也有拉徐晋作保护伞的意思,因为这份奏本一旦递上去,无疑等于捋内阁首辅杨廷和的虎须,若无人保他,他一个小小的六品主事,哪扛得住压力?

霍韬在徐晋的目光注视,额头禁不住渗出一层细汗,因为他拿不准徐晋的态度,试探道:“大人觉得下官应不应该把这份奏疏逞上去?”

徐晋很干脆地摇头道:“枪打出头鸟!”

霍韬不由露出失望之色,拱手道:“下官受教了。”

徐晋却是话锋一转道:“不过,若是一群鸟同时出头,那又另当别论!”

霍韬眼前一亮,又从怀中取出两份奏本,讪笑道:“大人,下官这里还有两份奏本,乃南京刑部主事张璁和桂萼的,他们托下官请徐大人斧正。”

徐晋心中一动,敢情这几位投机者已经凑一块了,估计已经商量好一起奏事,先由霍韬负责试探自己的口风。

徐晋不动声色地接过两份奏本阅读了一遍,结果发现这三人的奏本虽然内容不一,但总结起来的主张都是一致的:第一:奏请皇上在大内为生父兴献帝立庙,享受国礼待遇;第二:奏请皇上尊生父兴献帝为皇考,弘治帝则改称为皇伯考。

霍韬仔细地关注意徐晋的面色变化,可惜徐晋神色平静,根本瞧不出什么态度。

“徐大人觉得如何?”霍韬终于忍不住问道。

徐晋将三份奏本合上,然后叠起来递还给霍韬,后者顿时心凉了半截,没有徐晋支持,他们三个六品主事能翻得起什么浪花来。

正当霍韬失望地接过奏本时,徐晋却是淡道:“等年后再逞上去吧,省得过年也不得安生。”

霍韬闻言大喜,心情如同坐过过山车一般,连忙道:“下官省得,谢谢徐大人指点,下官告退!”

霍韬把奏本揣入怀中,欣喜无比地离开了徐晋的办公室,就连室外凛冽的北风也吹不灭这货此刻胸中的热忱,嘿嘿,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

徐晋看着霍韬的背景淡然一笑,可以预料,年后霍韬把这三份奏递上去,必然会再次掀起轩然大波,沉寂了一年多的“大礼议”之争将再燃战火。

徐晋对“大礼议”不持立场,如果可以,他也尽量不想卷入,毕竟支持杨廷和的官员大多是些正直的清流文官,这些人或许有些迂腐,但总比那些贪官污吏要强,治国还是得靠他们的。

不过,杨廷和一党如果不清除,又将会成为自己推进改革的绊脚石。所以徐晋便打算来一个借力打力,利用张璁把杨廷和一党清理掉。

若按照历史走势,杨廷和一党注定干不过张璁桂萼这些新贵派的,自己只需把火烧起来,然后隔岸观火就行。这样既能达到扫除杨廷和一党的目的,又不至于跟那些清流官员闹僵,譬如夏言之类。

而且,据徐晋所知,就连自己的师父费宏亦是不支持小皇帝的,只是他为人比较宽厚罢了。正因为如此,徐晋更加不能卷入其中,至少明面上不卷入,免去跟费师对着干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