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 二章合一(第3/5页)

可她没法不着急啊!

一天不把王荫的事儿给解决了,她这心里就一天的不踏实。

而且她眼看着就快要生了,如果不在之前把这事给落实了,万一在她生孩子或者坐月子的时候,王家人脑子一抽,把王荫又送到她舅舅家去,那可要怎么办?!

“我没有催的意思,我就是……姐,现在插队的事儿抓的那么紧,像咱这种在上面没什么关系的人家,不赶紧想办法,真哪一天,插队通知到了,再想辙就晚了。”

姜晓菱没有办法,只能又继续找补的说。

可王瑾完全没有一丝怀疑她的意思,听她解释,感激的在她揽着自己的手背上拍了拍。

“我明白。我知道你是为了王荫好。这事你放心,我盯着呢。也就这一月半月的事儿,村里新的知青点正在盖,盖好了估计就能接收了。

虽然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王荫住到家里去,但该走的场面也得走一下,总不能只招她一个人过去。”

听已经弄到这一步了,姜晓菱相信王荫这事基本上算是成了。

别的不说,就说王瑾夫妻俩已经费了这么多事,事情马上就办成了。这种时候就算是她舅舅家再提出让王荫过去,王家的人也不会舍近求远。

王荫这辈子的路,总算是可以拐一个方向了。

想明白之后,姜晓菱心里的又一个重担总算是放下了。

汽车厂将这样一批重要的资料上交了国家,再加上之前机械厂在找到那些物资后也及时上报。两桩事加在一起,使得宁林市的这两个小厂,终于获得了国家的重视。

与之而来的,就是政策的扶持和物资上的倾斜。

很快,汽车厂就收到了部里下拨的大批资金。

使得他们的新厂房得以更快的加以建设,使之比之前预想到的,提前了大概半年就竣工了。

与此同时,机械厂也得到了扩建。

之前暂时借给汽车厂用的地皮被收回,全都被盖上了新的厂房。

紧接着,他们得到了上级调配过来的两条生产线,使得宁林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机设备紧缺的情况得到了大的缓解。

总之,因为这两件事,让汽车厂和机械厂的实力都得到了大的提高,不知不觉中已经跨越到了国家重点投资企业的行列。

汽车厂的新厂区在城郊,距离赵泉他们村子很近。可这样也意味着距离家属院远了很多。

骑车的话,单程距离都要差不多一个多小时。

为此,厂里在新厂区盖了宿舍楼,大部分的职工也都搬到了宿舍居住。

可姜晓菱现在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合适搬到那边去的。

一来,她月份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生。

新厂区那边偏僻,厂里连个卫生所都还没有来得及建,更别说附近有什么医院了。

再来,她现在还在上班。

姜晓菱现在是废品站唯一一个正式工,还兼着站长,那边的活儿她可以少干点儿,可是却不能不去。

两样加起来就注定了她一时半会儿肯定不可能搬到汽车厂的宿舍去住。

这样,就只能邵彦成来回跑了。

工业部在往汽车厂投钱的同时,也给他们送来了一批优秀的人才,为他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人才各方面的都有,其中自然也有好几个技术方面的可造之材。

于是,汽车厂的技术科又增加了好几个技术员,编制也重新做了调整。

以前汽车厂的技术科就四个人,杨工,他的妻子郁工,邵彦成和另外一个姓李的技术员。

杨工同时兼着科长的职务。

至于副科长,那是没有的。不仅汽车厂是这样,机械厂也一样,他们全都没有按照一般的编制去走,都是总工程师主管一切。

这样的好处是有人掌舵,大家的劲儿好往一处使。

可现在,虽然人员的增加,仅仅一个技术科,从总工到技术员,再到学员,加在一起得有十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