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4页)

王彼得还是一副高高在上公子哥儿的语气,显然还不知道自己和文森的光荣事迹,都已经登在今早的《东方新报》上。

乔文笑道:“王少,实不相瞒,我原本是打算卖地的,但是我刚看了报纸上的新闻,觉得要是卖了地给你们钱,恐怕对你们名声有影响。”

王彼得不明所以:“什么新闻?”

乔文道:“就今天的《东方新报》,您和文森先生都上了报纸。”

王彼得也不是傻子,听他这话,觉察不对,赶紧挂了电话。

乔文看着嘟嘟的听筒,撇撇嘴将电话挂上。然后来到隔壁,将豪仔叫出来:“你去城寨找风哥,就说按着我和他商量的,让他安排的人大概午饭时间,去各大商圈和人多的街道拉横幅游行。”

豪仔道:“行,我知道了。”

港城人生活压力大,人情淡薄重利益,看到这新闻,大部分人肯定会义愤填膺,茶余饭后聚在一起也免不了批判一番。但要这些市民当真出头做点什么,没那么容易。

不过人都有着从众心理,只要有人带头,自然有人跟上来加入。

和兴社不缺人手,但一伙社团人员上街游行,看着实在像乌合之众,普通市民只怕会躲得远远的。所以乔文让江遇风只安排几个兄弟维持秩序,剩下的人都是城寨西区百姓,以及边近一些街区花钱顾来的大叔大妈。

这些横幅,有让马上放人的,有让鬼佬文森和二鬼子王彼得给侍应生唐行伟道歉的,还有骂警局黑暗,洪探长外甥王彼得仗势欺人的。

甚至还有几面“驱除鞑虏,还我中华”的旗帜。

弹丸之地,哪怕是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事情发酵起来也足够迅速。

大半天下来,整个港城因为这件事而沸腾。各大报社电台包括电视台的记者,倾囊而出,包围了星天地酒吧和警察局,还有记者蹲守在九龙刑事侦缉处和立法会,要采访洪明章和理查德议员。

而游行队伍也渐渐扩大,从原本安排的百来人,渐渐加入了许多自发而来的大爷大妈。这些人经历过被列强欺辱的战乱时代,心中对帝国主义抱着恨意,此刻给了他们一个宣泄机会,看到已经有人打头阵,自然不再犹豫。

到了傍晚下班时,许多西装笔挺的年轻上班族也加入其中。这些人有许多平日里满口英文,也不乏崇洋媚外者,但看到报纸上唐行伟被文森欺负侮辱的照片,难免物伤其类。意识到英文说得再好,也是二等公民,是时候争取平等权利了。

因为江遇风安排了小弟们暗中维持秩序,游行一直保持着平静平和,但凡有人想趁机闹事,不用警察来,他们就已经处理,因而警察找不到任何借口平息游行。

随后各大电台报纸跟进,这场风波再没办法用强权镇压下去。

而陈迦南这个华人青年,在媒体的报道和百姓口口相传中,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华人英雄,至于王彼得和文森,则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翌日一早,洪明章和理查德议员,分别在两份报纸上发了声明,说对此事情完全不知情,并强烈谴责外甥和侄子的行为,警方一定秉公办理,只要确定没涉及犯罪,华人青年绝不会承受牢狱之灾。请广大市民放心。

然后,乔文就接到律师电话,让他去警局接人。

乔文问林子晖借了司机,当然,晖少爷为了看热闹,也一块去了。

要说热闹是真热闹,警局羁押所门口围了几圈等着采访陈迦南的记者,而在街道两旁,还有市民打着“欢迎英雄回家”的横幅。

陈迦南关了五六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在里当老大,若是再迟两天出来,只怕当真成了狱霸。

他被警察送出门,看到外面蜂拥围上来的记者,吓了一大跳。

“陈英雄,恭喜重获自由,请问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