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秦与汉比,如何不亡?(第2/2页)

这个政策对普通士兵来说诱惑很大,但是对于军官们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

一般来说,一个屯长往上的军官,家中的田地按照汉国新划分的标准,都是超标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虽然在土地上减少了军官们的待遇,但是在其他方面却是增加了。

虽然总体而言依旧不如先前,但也并非不能接受。

毕竟作为一个战败者,还想享受以前的待遇,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陈平接着说道:“王上深知将士们在外征战劳苦,加之先前守卫长城艰苦,数年未曾与家人相见,临出行前,王上特意交代本史,王上已经召集咸阳周边的军士家属修家书一封,稍后便会送来。”

“什么???”王离为之一惊。

这种事情秦朝也能做到,但却没工夫去做。

浪费时间和精力,却又带不来明显的效果,虽然明眼人都知道这能激励将士,但有些人却偏偏认为这会勾起将士的思乡之情,更加不能专心认真的去干活。

王离知道,一旦这个消息传出去,汉国基本上就俘获了一半将士的军心了。

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秦军,没了始皇帝的秦军,经过二世摧残的秦军,他们并不在乎自己跟了谁,他们只在乎跟着的人,在不在乎他们。

陈平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些不过只是举手之劳罢了,王将军可知道,现在的汉国百姓过着的是什么生活吗?他们可以耕种官田来抵消当年的赋税,若是超出,官府则需要向其支付酬劳。”

“王上从不随意征召劳役,哪怕先前西进关中,所需粮草也是西征大军事先自己运输过去的。汉律规定,每年徭役二十日,超出役期,每增两日,给粮一斗,或抵消来年赋税……”

“除此之外,为应付征战,王上下令汉国各地进行屯田,例如这次的灭楚之战,汉军的粮草将会从东郡,砀郡,颍川郡三郡就地补给,无须征发百姓,官田所产足矣……”

“另外,汉军有粮草将军,手下有专职的辎重队,对于因伤不能再战的将士,也都为其安排了生计,不图大富大贵,至少只要自己还能动,这辈子是饿不死的。”

说到这里,陈平微微一笑,接着问道:“如此政策,试问王将军,秦如何才能不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