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大明官员的俸禄问题(第2/2页)

大明很多官员心态,朱祁镇也能揣摩一二。无非是不想就这个敏感的问题发言。毕竟皇帝只是一时的,而今大明这位皇帝已经登基三十多年,已经是本朝在位第一了。

毕竟洪武三十一年,永乐二十三年。

这已经够长了。

皇帝还能在位多长时间,已经是一个很多人私下揣摩的问题了。

今日冲锋在前,说不定明日就要拉清单。

真正愿意为朱祁镇办事的人,要么是一些与朱祁镇政见相合的人,比如刘定之,王恕,商辂。要么就是想要投机的人,比如徐有贞,马士枚。

能独挡一面,有才华的大臣,朱祁镇夹带里面并不多。

这种旗帜鲜明的站立朱祁镇大臣,并不多。

朱祁镇说道:“这一次差事,你办的不错,只是今年京察太过严厉了,斥退有数千人之多,吏部的工作也是很重,要选拔得力人员,立即填补缺口,不能耽搁朝廷大事,还有各地赈灾的官员,也要好好的看看,有得力的要提拔,但是有无能腐朽之辈,吏部也要负起责任来,将他们刷下去。”

“县令一官虽小,上承朝廷,下接万民。不可不慎重。不可不重视。”

李秉听朱祁镇如此一说,一时间大喜过望,立即行礼说道:“臣定然不负陛下之命,这两件事情,一定会做好,不会令一个庸劣之人,身居高位,也不会让一个贤能之人,沉沦下僚。”

李秉高兴的不是,朱祁镇给他交代任务了。

而是朱祁镇给他交代任务的潜台词。那就是皇帝打消了更换吏部尚书的念头,他的吏部尚书的位置,终于保住了。

这才是他欣喜若狂的原因。

朱祁镇又安抚了几句,就让这位吏部尚书去了。

只是第二日,怀恩探望杨洪回来之后,就立即向朱祁镇禀报情况。

朱祁镇听了,手中毛笔都跌落了,说道:“昌国公,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吗?”

怀恩说道:“臣不敢欺瞒陛下,昌国公的病情急转直下。太医说,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了。”

朱祁镇愣了一会儿,想起杨洪的种种功劳,心中微微一叹,下令说道:“备车架。你去昌国公府打前站,让他们一切如旧,不要惊扰了昌国公。”

皇帝探望未必是好事。

特别是人已经病重了,如果皇帝来了,还要出来行礼,更是要人性命的。虽然昌国公杨洪,是时间到了,油尽灯枯。

但是而今,朱祁镇心中依旧希望,杨洪能熬过去这个关头,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特别是在很多重大军事决策的关键的时候。

杨洪哪怕是驻着拐杖,在朝廷之上,就能让很多人安心。

当然了,并不是说朱祁镇安心。

更多是安百官之心,天下之心。

而今的杨洪的地位,就好像当初张辅的地位一般。

即便是,朱祁镇如此下令,但是昌国公府的人,也不敢真一切如旧,除却昌国公的病房之外,其他的人都在大门口等着。

朱祁镇一到。就有黑压压几十个杨家子弟跪倒在地,一个个身形矫健,一股军中气质冒了出来。

让朱祁镇有一种到了军营的感觉。

其实这很正常。

杨洪本来就是以军法治家。杨家嫡系旁支子弟,都遍布军中,围绕着杨家这个核心,更是有无数将领在其中。

这就是军中杨家的影响力。

这个时候,朱祁镇甚至有一中杨洪死的好的感觉。

因为杨洪一死,杨洪的子孙不成器,杨家全靠侄子杨信支撑,但是杨洪的子孙哪里会服气?杨家内部分裂,却是必然。

这也是朱祁镇容得了杨家的原因。

朱祁镇说道:“平身。”随即大步进去,去看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