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招生(第3/4页)

多了一场菲律宾战争,让东京政府的腰包变得更穷了,综合国力比历史同期还要弱上一两分。

相比之下,俄罗斯帝国就不一样了。尽管综合国力没有增强多少,但是明面上的块头更大啊!

波罗的海一线占领了普属波兰;中部占领了君士坦丁堡,黑海直接变成俄罗斯帝国的内海,触角一度深入到了地中海;南线占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边界线都快推翻了印度。

整个俄罗斯帝国都比原时空胖了一圈,要不是神罗的强势崛起,估计整个欧洲世界都要在压路机的齿轮下颤抖。

面对这样的对手,日本政府要说心里不慌,那是不可能的。要不是俄使馆案爆发,日本政府还真下不了和俄国人死磕的决心。

可惜现实没有如果,有了这根导火索,加上日俄之间以往的矛盾冲突,这场战争就成为了必然。

稍微有点儿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东京的火药味实在是太浓了,分明就是战争爆发的前兆。

虽然没有再次去俄使馆门口抗议,但是反俄运动却在如火如荼的展开,就连留学生都没有能够躲过去。

“吃一堑,长一智”。

经历了之前的教训后,远东帝国在日本的留学生也知道了厉害,对参加反俄活动已经不再热衷。

可是再怎么拒绝,也架不住日本“友人”锲而不舍的拉拢。这让习惯了人情世故的很多人,非常的不适应。

俄国人的强大,这是人所共知的,除了日本人自己,几乎没有人看好他们。

即便是日本政府把自己包装成了亚洲之光、亚洲的希望,也改变不了大家脑海中的固有印像。

和输家站在一起,后遗症可是非常严重的,把自己给搭进去就算了,怕就怕连家族一起给赔了进去。

毛熊的报复心有多强,大家已经看到了。

被判决死刑的重犯就不用说了,那肯定是见了上帝;最令大家触目惊心的是被判流放西伯利亚的上千人,现在家属已经陆续收到了噩耗。

不参与吧,又实在是拗不过人情。在异国他乡,想要生存下来,自然离不开朋友帮助。

很多人在留学生涯中,都接受过日本同学的帮助,尽管只是一些小忙,但是人情还是欠下了。

对青年学子来说,义气大于天。往往被人鼓动几句,智商就不在线了。

若不是之前的事刺激了大家,估计还会和原时空一样,一帮留学生被忽悠着当了炮灰。

现在是清醒了,可是在拒绝之后,大家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处境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因为在上次事件中的优异表现,李伯安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留学生的主心骨,遇到事情大家都喜欢过来商议。

“伯安兄,情况有些不妙啊!自从拒绝参加反俄运动后,我们在学校就受到了孤立,身边的日本朋友就一个个离我们远去。

就连我们的住处,也时常受到流氓骚扰,东京的警察根本就不管事。

如果再这么下去,我们恐怕就只能提前结束学业,回国……”

类似的抱怨,李伯安已经不只听到过一次了。包括他本人,一样在学校受到了排挤。只不过他的心态好,能够抗住这些压力。

“刘兄,日本人的目的非常明显,无非是日俄战争在即,需要盟友分担压力。

拉拢我们是假,真实的目的是想要通过我们,把朝廷拉下水,参与到对俄战争中。

只不过朝廷是什么状况,日本人不清楚,我们还能够不清楚么?

真要是不知死活参与进去,一旦日本人战败,我们这些支持他们的,俄国事后不会进行清算?

一旦俄国人进行武力威胁,以朝廷的作风,你觉得他们能够承担得了压力么?

恐怕到时候不光是我们自己倒霉,搞不好还要牵连身后家族。和这相比,我们现在受点儿委屈根本就不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