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不给机会(第2/4页)

除了货币霸权争夺外,在海外贸易上英奥两国也没少发生冲突,只不过争夺的没有那么激烈。

因为产业结构的缘故,现在的贸易格局是:英国工商业制品在纺织业等传统领域占主导;而神罗则在新兴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占据上风。

至于殖民地纷争,反而不值得一提。神罗没有向印度扩张,英国人也没有在非洲扩大势力范围,都没有突破对方的底线。

矛盾是可以积累,眼下的利益冲突不够大,不等于未来的利益冲突也不够大。

时间站在自己这边,弗朗茨有足够的耐心等,该着急的是英国人。

当然,以不列颠的特殊体制,估计伦敦政府高层也不会太担心。

“潜在威胁”,终归还是“潜在”。对政客们来说,只要不在自己的任期内爆雷,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

换谁执政都一样,延续“维多利亚时代”的荣光,远比提前捅破窗户纸,消灭“潜在”威胁重要。

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神圣罗马帝国,这个“潜在威胁”对不列颠的威胁太大,就如同一个人患上了“癌症晚期”。

上手术容易,下手术台难。赌赢了固然可以多活几年,但更大的可能还是直接瘫在病床上了却余生。

反倒是保守治疗,能够活蹦乱跳的拖上一段时间。虽然后面肯定完蛋,可那也后面的事情。

时代发展这么快,没准就在最后的几个月,医学技术突然就突破了。

现在的英国政府,多半就是这么想的。一面在想办法遏制打压神罗,一面又不想直接撕破脸皮,等的就是国际局势发生变化。

……

不管有多少算计,日子总是要过的。执掌维也纳政府二十余年内阁政府,终于在这一年迎来了谢幕。

这一次不需要弗朗茨挽留了,年迈的身体已经不允许这帮老臣继续为这个帝国奋斗,换届是必须的。

“政府换届”,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件大事,神罗自然也不例外。

某种意义上来说,军备竞争没有扩大化,和这次换届也不无关系。

在新的领导班子出来之前,维也纳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梳理内政,根本就没有功夫四处搞事情。

这一条对英国也适用,在几个月之前,伦敦政府刚刚完成了一次大选。只不过这一次英国人没有折腾幺蛾子,伦敦政府那帮家伙赢得了连任。

……

维也纳宫,弗朗茨正在文物展厅内品味艺术。当然,这是外人的看法,就弗朗茨个人而言,他觉得用“附庸风雅”来形容更加贴切。

“艺术”,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品味出来的。甚至弗朗茨一度怀疑,这玩意儿就是精英阶层故意捣鼓出来,收割爆发户韭菜的一种方式。

怀疑归怀疑,弗朗茨却没有深究的意思。作为统治阶级的最顶端,对任何有利于统治的事物,他都抱有非常大的宽容。

尽管缺乏艺术细胞,创作天赋也是一般般,但是这并不妨碍弗朗茨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

得益于皇帝的特殊身份,只要挂上了他的大名,无论是书法、还是绘画、又或者是其它工艺品,都会变成艺术品。

弗朗茨毫不怀疑,自己的涂鸦之作拿出去售卖,也能够卖出天价来。

想想就行了,作为一名富裕的皇帝,弗朗茨还没有沦落到卖作品度日的地步。就算偶有作品流落出去,那也是送出去的。

物以稀为贵,任何艺术品一旦数量多了,那就不值钱了。不值钱是小事,关键是逼格下去了。

作为皇帝,弗朗茨可以不计较作品的价格,但是逼格绝对不能丢。

看着弗朗茨悠闲的挥舞笔墨,在纸上练习书法,匆匆赶来的腓特烈,瞬间就不好了。

为了政府换届的事,他这个皇储都快要忙死了,然而正主就如同没事人一样,换谁都会心里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