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鹬蚌相争,先诛渔翁(第3/4页)

气氛陷入了尴尬中,最近一段时间开普敦总督府上报的伤亡数据,大家都是看过的。

如果是普通人看到了,那就是一组数据。平均下来每天七八百人的伤亡,加上十倍以上的辉煌战果,这点儿损失完全不值得一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这些人多少还是了解一点儿军事常识的,非常清楚这么下去的后果。

要知道现在发起进攻的都是敌人手中的炮灰部队,那是要多少有多少,损失再惨重敌人都不会心疼。

这种情况,对军心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最佳的选择是发动反攻,和敌人进行决战,不然这么耗下去他们就吃亏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德尔福总督都和对手交手了十几次,均以失败告终,所有的雄心壮志都被消磨掉了,根本就不敢出城决战。

伦敦政府也不敢下这个命令,大家都怕担责任。尽管开普敦的英军数量不少,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可惜大家都没有一战的勇气。

德尔福总督期望伦敦政府派出更多的军队,以绝对的实力直接辗压过去,而伦敦政府则是无兵可派。

英国陆军就那么一点儿,要是今天把部队全部派了出去,明天爱尔兰就会爆发独立起义。对爱尔兰民众的独立欲望,伦敦政府是一清二楚的。

陆军要扩军,海军首先就不答应。扩军容易,裁军难。

一旦陆军规模扩大,再想要压缩规模,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那怕是用手指头想,大家也知道陆军会有足够的借口,将编制保留下来。

在坐都清楚,南非局势虽然危机,却没有到马上就要失守的地步。不列颠还有那么多军队在,只要内部不出问题,敌人一时半会儿是攻克不了开普敦的。

局势危机的背后,陆军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也是一个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

不要看陆军大臣不发一言,实际上陆军部为了推动扩军计划,已经做了很多努力。

这次南非战争,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伦敦政府要继续派出援兵,那就必须要先扩军。

陆军大臣福克斯摆摆手说:“不要看我,你们都知道不列颠的陆军规模很小,现在官兵们都很忙,没有闲置兵力增援开普敦前线。

德尔福不是要十万援兵么?只要内阁同样扩军十万,一个月之内我就可以把援军送过去。”

一个月就把援军送过去,这要是事先没有准备,说出去都没有人会信。

当然也有可能是吹牛B,这种事情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到时候会有各种意外事故发生,作为延迟出兵的理由。

海军大臣罗伯特讥讽着说道:“我记得南非的布尔共和国军队是三万、还是四万来着,还不足开普敦守军的一半。

仗都打成了这个样子,还好意思要扩军,这不是浪费不列颠的资源么?”

不等福克斯反驳,罗伯特抢先说道:“不要急着解释,我知道你想说敌人有一堆仆从军,可是一帮临时抓来的壮丁,拿着木棍就冲锋的土著也能够算军队?

我们殖民地的部队,固然不全都是精锐,可是对面的敌军同样是乌合之众。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奥地利人可没有任何一支正规军出现在战场上。

布尔共和国军队的组成部分,大家都是一清二楚。就是一帮民间武装,就地招募了一帮青壮,就一路从德兰士瓦打到了开普敦。

你们该反省一下了,为什么我们的陆军战斗力那么差?

这些年陆军闹出来的笑话已经够多了。不想着提高部队战斗力,只是想着扩充数量,到了战场上也只能给敌人送战绩。”

罗伯特和福克斯没有个人恩怨,但是身份决定了立场。关系到了军费争夺,作为海军大臣的罗伯特直接揭开了陆军的伤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