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风声(中)(第2/3页)

后面的办案,大皇子办的轻了,那就要失去民心,引百姓不满,判的重了,得罪了南京城满朝勋贵,对将来承嗣不利,这一招就是阳谋,明堂堂的阵势摆出来,想化解都没办法。”

男子猛点头,开口补充道:“公公洞若观火,一眼就能看穿安定伯的小把戏。

与私来说,他有作案的动机,与公来说,他有作案的实力和权力,所以卑职斗胆进言,安定伯既然有最大嫌疑,应马上审讯,澄清大白真相。”

审讯?

双喜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而后笑的声音越来越大。

最后,笑容收敛,脸色又冷了下来。

“你好大的胆子,还敢狂妄到想要审讯国舅爷,咱家是御前司的总管,锦衣卫归咱家管,咱家也有嫌疑呐,要不你连咱家一道审了吧。”

男子的脸色瞬间变的苍白,噗通一声就跪在地上,震起一片浮尘。

“卑职不敢,请公公责罚。”

“有了怀疑的目标算是让案件有了眉目,是立功的表现,但有功不能自傲,西厂做什么咱家还没发话呢,皇爷没有圣谕示下,咱家做奴婢的也得候着,轮不到你们瞎表现。”

双喜站起身,冷冽的眼神扫过大堂。

“从此刻起,不要把你们以为的当成真的,更不允许轻举妄动监视安定伯,但凡被咱家知道了,今天这屋子里的所有人,自己抹脖子吧。”

扔下这句话,双喜抬腿便走。

要回皇宫跟朱允炆汇报一下。

安定伯是国舅,办不办,怎么办,要朱允炆自己来拿主意。

但以双喜的理解来看,皇帝未必见得会办顾语。

“这个怀疑,朕很难相信。”

果不其然,当双喜将西厂探查的线索汇报之后,正守在武英殿看西北地图的朱允炆连多余的思考都没有,就直接否决了。

“给文奎添堵,最大的获利者就是文圻,所以所有人都会下意识的认定,此事是顾语做的,但办差的那些人呢?抓不到啊,亦或者早就被灭口了,抓不出来人甚至只找到几具面目全非的尸体,那就是死无对证。”

这种案件能破获的概率太低了,换位来指挥,朱允炆要是顾语,这事办完后,直接把人灭口,一把火烧成灰,天王老子也找不出端倪,这就成了无头公案。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双喜这句劝言还没说完,就看到朱允炆笑着转身,竖起一根手指。

“你就这话说对了,说到阴谋者的心坎里去了,他一定也这么想的,认为朕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愿意放过一个。

一旦朕这边毫无线索头绪,那么作为最大嫌疑的顾语就跑不掉了,借朕的刀除掉顾语,砍掉将来文圻长大后的得力臂膀。”

后世有句话,叫做我套路了你的套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说说你还怀疑谁吧。”

朱允炆又侧过身子继续看地图,看得全神贯注。

“五军府和应天府。”

双喜念叨出了两个名字:“郭兰、陈绍。”

两人一个武定侯,一个是应天府尹。

这两个人,又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什么身份呢?

“怀疑的理由呢。”

“五军府眼下,魏国公和曹国公都外出公干,武定侯和其他几位侯爷署理五军府的差事,负责南京城的警卫戍备,有调动和指挥权,有实力做这件事。

而应天府尹陈绍的嫌疑,就在于其是应天府尹的身份,他将这事传出去,将来再有谁家的孩子栽在应天府刑房手里,那些孩子背后的家大人,不会把这份仇记到陈绍的脑袋上。

他们都会以为是陛下您暗中授意大皇子做的,而不像张东升案刚发的时候,张家上下都到处托关系找陈绍求情,陈绍不给办,他们还心中忌恨,觉得是陈绍有心找他们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