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这个逆子】(第2/3页)

像曹冲这样一天到晚想着偷懒,但没有耽误过正事的,曹操抬抬手也就放过了。

可魏讽把曹冲高高抬起,挑动士林对曹冲进行或褒或贬的议论,这事就纯属于没事挑事了。

换成一般皇帝,估计也不会管这点小动作。毕竟魏讽也没领头骂曹冲,只是选了篇猛夸曹冲的文章挑动舆论而已,算不得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

可曹操不是一般皇帝,他的帝位是由刘协禅让而来的,于名正言顺上总是差了那么一点。

魏讽让他看到了《雅集》的煽动力,进而让他想到有心人兴许会借助这种煽动力宣扬点什么不利于大魏的事!

所以,曹操准备直接把魏讽一撸到底,好敲打敲打潜藏在暗处那些别有居心的家伙――

好好做事什么都好说,谁敢当出头鸟搞事,他就把谁的脑袋给拧了!

曹操这命令明而上是授官,实际上并不打算给魏讽拒绝的余地,他直接让人把魏讽绑起来送往山阳郡,并且也不瞒着别人,而是叫人押着魏讽招摇过市。

魏讽出身平平,倒没有太多世家大族因为曹操这道调令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只是曹操因为一篇文章就直接把明显与曹植眉来眼去的魏讽扔去山阳郡,由不得众人不多想:看来曹操并没有那么爱重曹植这个儿子啊!虽然曹操总爱夸耀曹植的文采,可真要做事时曹操想到的还是曹丕和曹冲!

曹丕就不用说了,朝臣哪怕想支持他也敢直接说出来,不必心存顾忌。

曹丕占了个“长”字,即便是曹操当而问起如何立储,他们也可以堂堂正正地回答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曹冲自小便得曹操偏爱,如今更是以十七岁之龄身居要职,曹操对他的看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相比之下,曹植时常被曹操拿出来夸的便只剩文采了。

曹植身上到底值不值得下注,这事得再斟酌斟酌啊!

曹植得知魏讽被押送去山阳郡的事,脸色变了又变。他知道曹操明里是在处置魏讽,实际上是在敲打他!

一想到自己的心思可能已经落入曹操眼中,曹植心中不免有些慌乱。

只恨杨修还在长安,丁仪他们又得常伴御前,没法给他提建议。

曹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转个不停,却没能想出对策来。

他本以为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曹操直接把魏讽扔去山阳郡了,这无疑是直接告诉所有人就算投靠他,他也没法护住他们,反而还会给他们招来祸端。

曹植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明明总是夸他,却不给他机会证明自己?

哪怕像三哥一样,把他安排去军中历练,也比像现在这样不尴不尬地晾着他要好。他宁愿吃下苦头,也不想落后几个兄弟太多!

曹植有心想进宫找曹操表表决心,脚步迈出后又收了回去,最终颓然地叫人取酒来,邀了几个友人过来作陪,喝了个酩酊大醉。

另一边,曹操邀了荀进宫下棋,两人对弈了几局,曹操都没能赢,索性把棋子一扔,说道:“不下了。”曹操抬头看了看天色,邀荀陪他一起用饭。

荀也知晓曹操处置了魏讽的事,不过他一句话都没提。

魏讽在背后搞鬼的事他也看出来了,只不过事情涉及到几位皇子,荀并不想掺和太多。

他看得出来,曹操一下午都在等着什么,只可惜没等到想要的。

荀陪着曹操用了顿饭,起身告退。

曹操喊住他:“文若,你觉得朕这么多儿子里头哪个最佳?”

荀眉头一跳。

荀恭敬应道:“诸位皇子各有所长,却是说不出个高低来。”

曹操没再多问,摆摆手让荀退下。

他独自坐在御座之上,思索着几个儿子之间的问题。

到了这个位置上,即便是荀、郭嘉这些从一开始就跟着他的人,行事也谨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