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肆鼓吹】(第2/3页)

经魏讽这么一游说,曹植终于点了头,给魏讽这篇别有用心的稿子盖了个通过的戳。

第二日一早,不少人同时拿到了《大魏周刊》与《雅集》,紧接着很多人都对着上头一篇文章“咦”了一声。

东汉末年,时局纷乱,朝廷昏聩,士人之中起了清议之风,聚众对着天下大势、世间人物大肆评议,对当时有品行的人会争相传诵,传扬出诸如“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之类的美誉,又评出八俊、八顾、八厨之类的名流,试图用这种树立榜样的做法来澄清世道!

结果就是读书人和宦官集团干起来了,先后闹出了两次党锢之祸,死了大片“党人”以及收留庇护他们的人。

对于刚经历过汉魏更替的许多人来说,都牢牢记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所以朝廷一不给宦官太多机会,二不提倡清议邀名而任用实干型人才。

哪怕外面传言曹操因为《大魏周刊》提拔庞统,那也不是因为庞统把文章写出花来,而是因为庞统的策论写得言之有物!

现在这篇文章却是在大肆鼓吹曹冲,明显有在给曹冲邀名的嫌疑。

曹丕也第一时间看到了《雅集》上的文章。

他看着上面的分析,有种文章是吴质写的感觉,只不过他很快又否定了这个想法。

吴质虽然经常来给他敲边鼓,时不时提醒他要记得警惕曹冲,却不会这样大肆宣扬出去。

《雅集》的主编是魏讽,魏讽与曹植走得近。

曹丕放下《雅集》,没有再往下翻。

曹冲做过多少事,没人比他更清楚,且他知道曹冲以后还会做更多事。

曹操才五十多岁,有众多名义保驾护航,往少了说也得活过个十几二十年。以曹操对曹冲的看重,这期间肯定不会晾着曹冲不用!

只是就曹冲那性格,曹丕着实不是很想去提防他。

曹丕正想着,就听人说吴质来了。

曹丕让人把吴质领进来。

吴质入内一看,曹丕手边正搁着本《雅集》。他也省得掏出自己揣来的那本新刊了,径直朝曹丕见了礼,而后便开口向曹丕否认:这文章绝对不是他写的,他可以向天发誓。

没办法,这上头的分析,与他平时给曹丕分析的内容太像了!

连他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梦游时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投到《雅集》去,为了不让曹丕认为是自己又在另辟蹊径地离间他们兄弟俩,吴质觉得自己有必要第一时间来解释解释。

要知道上回曹丕可是郑重其事地与他分析过其中利害,让他不要再旧话重提。

曹丕见吴质这般模样,不由笑了起来:“季重莫急,我知道不是你写的。你若要再劝我,肯定直接来与我说,哪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

此事不过是有人觉得他忌刻多疑、容不了人罢了。

若是早几年,他兴许真的会为此气怒不平,毕竟那时候他与曹冲这个弟弟确实算不得亲近。

只不过人心肉长,这几年来他被曹冲气了不知多少回、又被曹冲灌了不知多少回迷汤,中间他也曾猜疑和疏远这个弟弟,只是每每事到临头又觉得何至于此。

若是连有心与站在自己这边的弟弟都不敢信任和接受,以后他又怎么去驾驭好其他人?若是日后曹冲当真起了相争之意,那就各凭本事了!

吴质见曹丕面色如常,并未因这文章起什么变化,便知在曹丕心中曹冲这个弟弟的分量越发重了,绝非寻常手段离间得了的。

吴质也不打算再枉作小人。他对曹丕说道:“背后之人居心叵测,不得不防啊。”

曹丕笑道:“这是阳谋,他们要夸,我们也没法说什么。不过无妨,我已有应对之法,一会我也写一篇文章,你顺道帮我送到徐伟长那边去。”

吴质听曹丕这么说,顿时起了好奇心,准备看看曹丕要写什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