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揠苗助长】(第2/3页)

曹操瞅着他,说道:“此前我没听奉孝说起过此事,我怎么觉得这是你的主意?莫不是你怂恿他去会稽郡的?”

曹冲矢口否认:“没有的事,我绝对没有怂恿先生去那边,更没想着让先生逮住那刘玄德,把关云长他们统统弄回洛阳!”

一听到关羽,曹操也开始惦记起来了。

建安郡那边山太多,大军不好过去,江东那边又不时闹个大大小小的叛乱,着实分不出太多人手去寻刘玄德一行人的行踪。

父子俩对望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那么一点渴望。

两个人都没再作声。

唉,那么好的关羽,那么好的诸葛亮,又想要,又要不到。

曹冲知道曹操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很快又振作起来,好奇地问道:“父亲您叫我过来,就是为了让我看看御史们怎么骂我的吗?”

曹操道:“我看你在太常那边没什么事做了,准备给你升个官。”

曹冲第一反应是推辞,二话不说就拒绝升官:“不了,我觉得挺好,太常里头全是人才,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我不想去别的衙门!”

曹操听曹冲这么一推拒,更笃定了要把他调走的想法。他说道:“将作大匠要挪位置了,接下来就由你去接替他的位置吧。一会你回去交接交接手头的事务,再去与将作大匠那边接过将作之事。”

曹冲想到早前那位将作大匠是做什么的,顿时有些头大。

将作大匠主要是搞宫室营造的,什么皇宫王府皇陵,全部归将作大匠管;同时将作大匠还要管理底下的工匠,可以说是全国官营手工业的头领!

曹冲说道:“这么要紧的位置,让我上去不适合吧?我年纪这么小,别人哪里能服气!”

曹操说道:“那就是你要想办法的事了,我看你在太常就挺能服众的。”

曹冲脸色发苦。

那不是不服众要挨削吗?

曹冲唉声叹气:“揠苗助长是不对的,应该让小孩儿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像我这个年纪,着实不应该承受这么多重担!”

曹操语气淡淡:“所以你想去学人斗鸡走狗?”

曹冲不敢吱声。

看来二哥说得没错,果然有人盯着他告状!

既然起了话头,曹操就明明白白地说出自己的要求:“玻璃作坊不能只长安有,洛阳这边也得建一个。”

曹冲拒绝新任命不成,只得点头应下,蔫耷耷地回去做交接工作。

司马懿听说曹冲摇身一变成了将作大匠,没多少羡慕的感觉,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小子可算是走了!

既然马上要分开,司马懿也不吝于给予曹冲由衷的祝福,让他在新岗位好好发光发热,不用惦记着他们这些老朋友、老同僚!

新官上任,全是杂事,曹冲又去薅了一批实习生过来给他当苦力,花了好几天把将作大匠需要负责的事从头到尾捋了一遍,争取把能安排下去的任务都给安排了!

一把手不好当啊。

离开老师的日子,想他!

相比苦哈哈干活的曹冲,曹操等人却是优哉游哉地开起了君臣茶话会,话题在政事上打了个转,最后又绕到了曹冲身上。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了曹冲一轮,都觉得这小子能力是有的,就是踢一脚才走一步,着实叫人头疼。

曹操提起江东那边的安排,问道:“明年将奉孝下放去会稽郡,再让周公瑾任丹阳郡守,诸卿认为如何?”

荀攸说道:“周公瑾在江东的影响不一般,把他放回丹阳郡,会不会纵虎归山?”

曹操笑道:“我连孙仲谋都留在吴郡,难道还怕他周公瑾反了不成?江东之地我们整合了两年,派谁去都乱不起来,若是当真有人要作乱,正好可以顺便处置了,免得他们藏在暗处伺机而动。”

听曹操是作这个打算,荀攸便没有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