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面馆开业】(第2/3页)

面馆是独栋带后院的两层小楼。

一楼是平价区,价格公道,分量十足,普通百姓狠狠心也能掏钱坐下来尝个鲜,有需要坐下来堂食的各种面条凉皮,也有可以带着走的包子馒头肉夹馍。

二楼则是相对比较幽静的雅间,可以自由点菜,尝到更多美味;视野也很不错,适合找三五好友喝着茶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偷得浮生半日闲!

曹冲没什么经营餐饮业的经验,不过是照抄一下大学食堂罢了!

反正也不图赚多少钱,只要够热闹就好!

曹冲领着周瑜他们上二楼雅间,自己却乐滋滋地跑下楼到外面看热闹去。

一楼设了表演台,主要目的是收集长安民间文艺作品。

曹冲特地请了几个本地卖艺人上台热了热场子,这会儿听说上台表演点旁人没表演过的东西便能免费吃个饱,不少人都跃跃欲试。

曹冲逮了几个太学生,让他们拿着纸笔在表演台周围轮流记录众人的表演内容,主要是与文字有关的,说奇闻异事就抄奇闻异事,唱歌儿就抄歌词。

还有什么俚语寓言、笑话段子、奇案医案,统统都可以抄录下来当作采风!

在曹冲搞的托儿示范了一轮之后,长安百姓纷纷踊跃上台贡献自己知道的俚语俗言,拿着号牌欢欢喜喜地坐下白吃白喝去。

曹冲看得津津有味。

倒是苦了负责记录的太学生们,抄完还得跟表演者核实用字对不对,有时候碰上只会说方言还不识字的人那可真是鸡同鸭讲,费了老大功夫才能把一首地方风谣原汁原味地写下来!

要不是中途曹冲派人送来一杯杯凉滋滋的冰镇果茶,他们还真坚持不下来!

面馆里里外外都很热闹,自然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杨修这位长安令到下午时也听说了此事,主要是一个商贾开个面馆竟闹出那么大的阵势,且还有那么多读书人甘心为他们做事。

这是普通商贾能做到的吗?

再派人去一打听,好家伙,这商贾还号称自己的靠山是曹操!

这种人出现在长安,杨修怎么能不格外注意?

要是这人纯粹是来招摇撞骗的,传到曹操耳里他可就要遭殃了!

杨修立刻把手头的事情放了放,亲自走了东市一趟。

结果到了地方一看,杨修一下子瞧见穿得花里胡哨的曹冲!

曹冲这会儿正与一群同样打扮的纨绔子弟凑在一起吃吃喝喝,聊得好不欢畅。

这厮不时还带头起哄,朝台上的表演拍手叫好,俨然已经完美融入到纨绔堆中去。

若非杨修前几天才见过他,怕是根本认不出来!

曹冲也注意到了杨修的到来。

其他纨绔子弟瞧见杨修那通身气派,不由得噤声看去,明显有着学渣对学霸的天然提防!

曹冲却一点不怂,还上前拉着杨修的手当场套起了近乎:“德祖兄,你来了,前几日我曾跟家兄一同去拜访过你,你应该记得我吧,我是七郎啊,顾七郎!德祖兄应该还没用膳吧,不嫌弃的话可以到店里尝尝鲜,我们店里虽没什么山珍海味,胜在有许多别处尝不到的新花样。”

杨修听明白了,这小子是弄了个“顾七郎”的身份混迹于市井之中。

想到曹操得知曹冲跑来开店会是什么表情,杨修就一阵头疼。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杨修也不好戳穿曹冲,只得在曹冲的盛情相邀之下进了店。

曹冲把杨修领了上楼,让顾雍他们招待聊天,自己又跑下楼和人吹牛去:“刚才那是谁知道不?长安令杨修杨德祖,他和我哥交情可好了,这不,得知我们面馆今天开业特意来捧场!”

一干纨绔子弟听得佩服不已,他们家中也有钱,只不过长安令这样的人物一般是不大给他们面子的。

听说杨修出身弘农郡杨氏,父亲杨彪曾当过太尉,母亲更是出身显赫一时的汝南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