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多愁人呐】(第2/3页)

只是真正由自己动手使起蟹八件来却远没曹冲那般得心应手,叫人忍不住怀疑曹冲是不是背着他们吃了许多蟹!

郭嘉是最先耗尽耐心的人,他决定直接上手,掰开蟹腿直接吃肉!

吃蟹就吃蟹,哪来那么多穷讲究!

吃小龙虾时也没见他弄个虾八件!

众人对郭嘉的性情都有着充分的了解,虽然有人频频侧目(比如陈群),却也都没说什么。

这是私宴,又不是什么正经场合,随他去吧!

一顿螃蟹宴下来,可以说是宾主尽欢。

曹冲中途还表示这是曹丕找来的蟹,得来非常不容易,此处很值得赋诗一首。

俗话说得好,吃蟹不忘送蟹人,光吃不夸,再吃贼难;有吃有夸,再吃不难!

曹冲还说,他要抛砖引玉一首!

曹丕:“……………”

曹丕来不及阻止,诗兴大发的曹冲已经把诗念了出来――

小小八足蟹,横行又霸道!

遇到我二哥,清蒸复红烧!

屋里静了一下。

曹冲很久没诗兴大发,大家都快忘了他的绝世诗才。

至于曹丕,曹丕他不是很想当这个二哥,甚至想转让弟弟。

曹冲一点都不脸红,还积极怂恿旁边的曹植:“四哥,到你了!”

曹植:“………………”

曹植无法,只得现场作诗一首,表达了一下对螃蟹的喜爱之情与对曹丕这个兄长的感激之意。

曹植正儿八经地起了个头,其他人听完后都缓过劲来:这才叫诗啊!

吃人嘴短,每个人或长或短都赋诗一首,夸起了秋蟹的美味。

等送走郭嘉他们,曹冲又拉着兄弟几个续摊,表示自己刚才要大伙作诗可不是强人所难,而是有个大计划要展开。

朝廷对南方的控制太有限,比如当初孙权父子几人跑到长江以南去,就可以据长江天险苟成一方霸主;蜀道那么难走,谁要是跑去蜀中割据,也可以独成一国!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北方商人恨不得天天往南边跑,南方百姓也恨不得把好东西都往北边送,如此财货往来、互通有无,大江南北的百姓自然而然就亲如一家,最好就是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分都分不开!

到那时候谁要是想拥兵自立,百姓第一个不答应!

曹彰没听明白:“那与写诗有什么关系?”

曹冲说道:“这蟹在洛阳长不好,南边才有。如果以后蟹贵起来了,脑筋灵活的商贾就会去琢磨南边哪儿的蟹最好吃,怎么尽快把这些地方的蟹运到洛阳来!”

曹丕皱眉说道:“鼓励商贾之事,岂不是强支弱干?”

曹冲说道:“不是这样算的,前朝达官贵人向来爱竞富比奢,父亲一直对此深恶痛绝,那是因为他们所好的东西对百姓有害无益。可一直不给人花钱也不是个事儿,有钱没地方花,谁还会努力干活?我觉得等天下粮食丰足,百姓安居乐业,大伙可以尽情攀比,但应当攀比各地的名产!”

曹丕点头。

曹冲侃侃而谈,给曹丕他们分析建立卖蟹产业链能带来的好处:“比如蟹这东西不占农田,南方临水的人家便有机会弄到,倘若有人愿意花钱去收,地方上的百姓也算是多一样营生。蟹要运到北方来,少不得要雇人雇船,回头要是没仗打了,不想回家种地的士兵大可以去跑跑船,也算是份不错的活计。”

卖蟹可以这样,别的地方名产也可以这样。

朝廷把控好大方向,修好大路、掏净大河,保证陆路和水路畅通,更深入、更细致的地方开发大可以引导地方官员与百姓慢慢完成。

俗话说得好,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若非西汉时期横扫匈奴、打通河西走廊,频繁与西域进行贸易往来,哪能有后来的西域长史府?

只有联系足够紧密,才能把圈下来的地盘真正消化成自己的!